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靠神秘传家之宝成就的财富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2-10  互联网

  张钱出生在广东省茂名市的旦场镇,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以务农为生,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很小就跟着父亲养鸭,拿着自产的鸭蛋去集市上叫卖。眼看着张钱一天天长大,父亲给了他一样东西,并一再叮嘱,这是几代祖传下来的传家之宝,一定要好好珍惜。

  张钱的父亲张国文:我家有个传家之宝代代世世都传下,传男不传女,依靠它来赚钱生活。

  因为得到了一个世代相传的“传家之宝”,让张钱的命运跌宕起伏,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拥有了百万财富。又是这个“传家之宝”,让他在一场风波之中,遭遇了沉重打击,几乎是倾家荡产。两年后,张钱还是靠着手里的“传家之宝”创造出了奇迹,成就了他千万财富的梦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家之宝”,这里面又隐藏怎样的财富秘密呢?

  就是在得到了传家之宝的那一年,张钱突然离开了家乡,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18年后,1999年的年底,张钱怀揣着30万元回到了老家旦场镇,这笔钱在当时村民的眼里,是非常可观的数字。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回乡必定要做一番大事。可是还不到一个月,大家就改变了态度,因为他要大干大家公认的又累又不赚钱的活计。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陈巡:我们养了很多年鸭,都是填饱肚子,挣不了钱的,很辛苦。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李体玉:养鸭有什么出息的,都是没什么出息的,搞那个以后。

  旦场镇养殖蛋鸭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人们都把自家的鸭蛋拿到这里卖了换取油盐钱,时间久了这里就变成了商贩云集的生贸旺地,因此旦场也成为了这里地名。

  那么张钱在外面赚了钱,为什么回来还要做大家都认为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特别让村民不能理解的是别人养殖鸭子都在田里河里,他却把积蓄一股脑的投入到了荒凉的滩涂上,还在上面大兴土木,修建棚舍,究竟他是一番什么打算。

  可张钱完全不理会别人怎么看,一心一意开始养起了鸭子。3个多月的时间,他日夜守着自己的6000多只鸭子,对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张钱:它探头探脑,就像那个,准备寻找吃的,它饿了吗,它胃早就空了。你看那个鸭快要生蛋了,那屁股垂了,那个蛋下到它的肛门了。

  深知鸭子的习性,张钱的鸭子4个多月就开始了产蛋。2000年的5月,张钱专门到禽蛋集市上租用了一个摊位,开始了销售。此时正是鸭蛋上市的旺季,旦场镇的禽蛋集市早就云集了从各地赶来的客商,张钱还为此专门做出一个了精心的准备。

  张钱:我就打蛋给人家客人看,我的蛋打出来蛋黄是纯天然的,红色的,他们的蛋,蛋黄是黄色的,你看这,是一目了然的了,很明显的了。

  张钱的鸭蛋与众不同,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客商。黄均是当地批发禽蛋最大的客商,经常要到这里来选购,看到张钱的鸭蛋不由颇为惊讶。

  禽蛋经销商黄均:我第一次看到的感觉是鸭蛋比较圆,大,厚,那个壳,别的蛋没有这么厚,打出来蛋是红红的,别的蛋就是黄色的,他的蛋是红色的。

  虽然眼见为实,可是黄均还是怕张钱真正供货时与样品不同。为了证明自己的鸭蛋个个如此,张钱接连打开了10多个鸭蛋,个个都是红心。并承诺,假一赔十。有了保障黄均当场就以每斤高出市场5角钱价格,全部收购下来。这让其他的养殖户都万分的羡慕。

  养殖户刘畅:他十分钟就卖了几十箱,我们十天都没办法卖到这么多,当时我们挺嫉妒他。

  养殖户邓鸿进:他卖得特别快,他的价钱又比别人卖得高,但是我们又降价,卖低价,怎么都卖不动。

  就这样张钱仅仅用了半月的功夫,前来旦场镇选购的客商就有一多半和他签订了收购协议。订货合同一直排满了整整一年。其他养殖户羡慕的同时都想知道张钱是如何将鸭蛋黄炼成了红心的秘密。

  养殖户邓鸿进:自从他的红心鸭蛋出来,很多人都来买,找来问我们的,我们说不是红心鸭蛋,那些人就扭头就走了,我们就想知道他的红心鸭蛋的秘密,要不然我们以后都没生意了。

  可是不管别人怎样问,张钱就是保守着这个秘密。张钱越是不说,大家就越是奇怪,相同的品种,养出来的鸭子为什么生出来的鸭蛋会大不一样?霎时间,张钱鸭舍所在的登步村变得异常的热闹。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陈巡:比平时多很多外地人来问,他们有说白话的,普通话的,都来问,打听那个张钱那个鸭蛋。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李体玉:来了一拨又一拨,就问那个张钱那个鸭蛋,为什么那个鸭蛋是红色的,我哪里知道,如果知道的话我就发财了。

  虽然没能直接打探到张钱鸭蛋黄变红的秘密,但很快18年前他继承了一件“传家之宝”的事情被熟悉张钱家的人说了出来。于是大家都纷纷猜测,张钱获得的传家之宝就是红心鸭蛋炼制的秘方。

  电白县登步村村民陈巡:我们村里都养了几十年鸭,十几年了,都没有养得那么好,这不是他凭空一个人想出来的,肯定这是祖传秘方传下来,才养得那么好。

  张钱:说什么话都有,有的说是几百年留下来的秘方,有的是说,清朝那个老字号留下来的。

  张钱的员工林医武:也有的人说这是当时清朝御宴传下来的,这样说法其实千奇百怪,什么说法都有。

  一传十,十传百,张钱手里有一份使鸭蛋黄变红的秘方也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2005年,经过了5年多的努力后,张钱从两个一百多平米的鸭棚发展到了5个大型养殖基地,存栏蛋鸭60万只。每天的产销量达到了20吨,可仍然供不应求。

  张钱:当时我的货还没过称,那个客户就过来抢了,你一堆,我一箱,你一箱,你多少,都下了订单,有的抢不到的,客户对我有意见,你这当老板的,跟你又熟,你又不留给我。

  为了满足货源的需求,张钱不断扩充养殖规模,生意一直是蒸蒸日上,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在悄然逼近。

  就在所有人都想尽办法打探张钱这个传家之宝秘密所在的时候,一场灭顶之灾正在向张钱悄然逼近。2006年,国内爆发“苏丹红”事件,首先在河北查出了红心鸭蛋里面含有工业染料苏丹红,按照相关规定,苏丹红被判别为三类致癌物质。一时之间,引起了市场恐慌。国内的鸭蛋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虽然张钱心里知道自己的鸭蛋并没有苏丹红,可是原本签订的所有订单还是被退了回来,他的“传家之宝”在当地一下成为焦点,备受非议。人们都认为他的传家秘方就是罪魁祸首。

  养殖户邓鸿进:报纸都登了吗,就是那个苏丹红弄的,有什么秘方啊,我们大家都一起养的,哪有那么红,肯定是什么那个饲料上加上苏丹红才那么红,他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鸭蛋没有添加任何色素,蛋黄的颜色是纯天然形成。张钱先后跑了十几趟茂名市农业局和技术监督局,听说哪里的检测最权威就去哪里。他还专程请来了农业部指定专门为出口做检疫的卫生和技术监督部门到鸭场和库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抽检。

  茂名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许中大:除了在仓库以外,还到鸭场,工棚里面产品进行抽样,当时抽样检验的情况,就产品不含有苏丹红这个元素。

  虽然有了检测报告,为自己的鸭蛋验明正身。证实蛋黄颜色都是天然形成,绝没有添加苏丹红。可是人们却是谈红色变,张钱的鸭蛋越是红心就越是没人敢要。10多万只鸭子每天下蛋,仓库里很快就堆积如山。尽管张钱一个劲的降价,可是平时抢着来收购的客户此时却没有一个愿意合作。

  禽蛋经销商蔡昆雄:再便宜我也不敢要,你说你有那个化验报告,我不可能拿给每个客户看的。

  禽蛋经销商黄均:他们老百姓不知道啊,不知道你那个化验单是不是含有那个苏丹红啊,他们都不敢吃,我们也不敢进货。

  眼看着鸭蛋就要过了保质期,张钱心疼这些鸭蛋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一股脑都搬了出来,准备免费送给朋友和乡亲,没想到却引来了一片骂声。

  张钱:有的朋友说,你的蛋有苏丹红了,你还要送这个给我,你送什么东西给我我都要,你送鸭蛋给我,你要我短命吗?

  卖也卖不了,送也送不掉。张钱只好做出了无奈的选择,就是这片海滩,曾经给张钱留下了痛苦的回忆。这片滩涂的下面他亲手掩埋了几十吨的鸭蛋。辛辛苦苦5年的时间赚来的300多万元,就短短的一个月就赔的干干净净,18年的梦想化为了泡影。

  张钱:想哭,又不知道向谁哭,简直是像一个沦落街头,无家可归那个孩子一样,找不到亲人,找不到朋友。

  直到2007年9月,沉静了一年半的张钱突然找到两位老朋友,邀请他们一起出海,到水东湾的大洲岛。这让两位老朋友大为不解。一年多始终不见张钱迈出家门一步,为何突然邀请他们出海。虽然感到困惑,可是两人还是如约而至。驳船一直行驶到了大洲岛,两人才明白张钱的真正用意。

  张钱的朋友刘学:到这以后呢,张钱介绍,这个地方离城市比较远,这里呢水源又好,地下那贝类,虾类,蟹类,好多呢,他说最适合养鸭,我说你疯了吧?你养鸭还觉得赔的钱少是吧,去年你才赔,还想养鸭啊?

  可张钱认为苏丹红事件已经平息,这个时候正是重新开始的时机。坚信他的传家之宝一定能帮助他再次打开财富的大门,眼看着他一身的执着,两位朋友最终还是答应和他一起投资,承包下了整个大洲岛,养起了10多万只鸭子。谁知人算不如天算,2007年底发生的数十年一遇的特大寒潮,一夜之间大洲岛的气温骤降。

  张钱:我小时候最冷的温度才摄氏五六度,在2007年摄氏零下三度,当时2007年的寒流把我们的渔民在渔排养的鱼全部冻死了,加上那个深海里的鱼差不多100米的鱼都同样死掉了。

  谁也没想到这场寒流一下子就是一个多月,孤零零的大洲岛在海面上,没有加温设施很难抵御严寒,10多万只鸭子无一幸免。再次登上大洲岛的张钱,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触景生情。

  张钱:我们的一生就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是老天爷不给我,不给我,不想讲,不要,不要说,太惨了。

  好像老天爷有意跟张钱作对似的,让他的创业之路注定坎坷不平。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可张钱始终坚信,自己的传家之宝就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这个百折不挠的硬汉子,从水东湾的大洲岛回到旦场镇的海尾,向银行贷款,又一次建立了新的养殖基地。2008年,为了恢复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信任,他又在茂名、电白等地开设了3家专卖店,并作出了郑重的承诺。

  张钱:我们那个纸箱里面都有承诺,如果一个蛋是不合格的,我们愿意赔他十个。

  除此之外,张钱还保证,只要检验出不合格产品,他还会赠送5万元作为监督的贡献奖。张钱大胆的承诺让经销商和消费者逐步恢复了对他鸭蛋的信任。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红心鸭蛋又成为了抢手货。为了扩宽消费群体,张钱决定建立加一座加工厂。2008的3月,张钱将外出做房产生意的兄弟两人都叫回了茂名,投资建立一条腌制鸭蛋的生产线。几个月后,开始了批量加工,腌制出来的鸭蛋不但个个蛋黄红润流油,而且入味均匀。

  食品企业负责人陈亚才:因为我们做那个莲蓉蛋黄的月饼,这个是相当好的,看起来这个颜色均匀,另外一个比较红,红心,那个咸度刚刚好,所以我们加工起来比较方便。

  食品企业负责人刘富尧:有一些外边的,它不是红的,黄的,一搞开那个月饼就不好看了,一吃下来不香了,用他的那个,一个好看,一个好吃,香。

  随着鸭蛋销量猛增,张钱明白此时再也不应该自己手握传家宝单打独斗了。于是他发动起了周围的养殖户,将自己一直守口如瓶的祖传秘方告诉给了大家。

  张钱:他们养的是在田里面,湖里面,河里面,我们就是在大海里面,那个海滩涂,因为潮水退的时候就有很多鱼、虾、螃蟹还有很多海贝之类,特别有一种,就是这个,我们海里面最丰富的就是这种海生物,这种海生物我们叫做虫间仔(学名:寻氏肌蛤),这个虫间仔就是用来作饲料的,喂那个虾喂那个蟹,它们吃了以后,肉跟膏是血红的。

  原本是喂虾蟹的饲料,张钱的祖辈却意外的发现,鸭子吃了以后生出来的鸭蛋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于是就把这项养殖技术移植了过来,成为了一个家传的秘方。这也正是最初张钱为什么要投资在在荒凉的滩涂上的真正原因。

  可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张钱找到华南农业大学,特意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电白县农委的老专家张贤竹是参与这项课题研究的其中之一,他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所在。

  电白县农委原主办干事张贤竹:那个鸭吃了那个寻氏肌蛤之后,吸取它的内脏,那个肝肾,进行那个分泌,分泌产生一个天然的红色素,红色素就让那个鸭蛋,它就变成了红色了。

  张钱明白自己虽然有了新鲜鸭蛋变红的秘方,但是像父亲一样养上几十只鸭子,只能补贴家用。这并不是他的愿望,在他的内心中,希望能够利用这个传家之宝形成一个产业,但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于是他不辞而别,漂洋过海,在海南艰辛的度过了18年,终于攒够了这笔启动资金。

  如今,张钱靠着他的祖传秘方,已经自己独具特色的鸭蛋打进了国际市场,每年的销量也达到了3万多吨。带动起了电白县近1万家养殖户,正在向产业化逐步发展。
 



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02-10/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