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养猪成就事业致富不忘乡亲



现在,农村用上沼气并不是稀罕事儿。可你听说过一个村子没有建一口沼气池,但村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能享受到干净、节能的沼气吗?可这样的事就发生平昌县江口镇太平村。

  “从猪场抽过来的,用起来方便得很。”享受免费沼气的村民周全碧告诉巴中日报记者,自从2008年村里建成猪场,太平村的老百姓就免费使用上了沼气。而沼气的供应点,就是2007年建在太平村的鑫旺养殖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这个猪场通过自己建设的几口大型沼气池,每天向周边的老百姓义务供气。

  平昌县鑫旺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恩成是一位40岁左右、特别精神的男子。2007年,在外务工的田恩成回到家乡成立了公司,并在第二年组建了平昌县泰丞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告诉记者,34岁以前,他与大多数打工族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这种单调重复的生活,鞭策着他需要去改变。1997年,田恩成回到家乡经营货运,开始了创业生涯。经营货运生意虽然比打工要轻松,但几年下来,田恩成感觉,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决定放弃跑货运,回老家养猪。”天恩成说,2007年,在当时大家都不看好的事,他毅然坚守下来。

  要办一个现代化、标准型的生猪养殖场谈何容易,田恩成告诉记者,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启动资金问题。“需要上百万的资金,没有固定资产,哪家银行愿意贷款?”想起创业之初的艰难,田恩成感慨地说,借钱成了唯一的办法,每天奔走在亲朋好友家中是他那段时间唯一可做的事。

  钱借到了,厂也建好了,公司也成立了,却没有钱买猪了。“一个养猪场,没有猪还叫养猪场吗?”田恩成苦笑道。就在这时,有人建议他去赊仔猪。 “当时我根本没抱多大希望,毕竟自己才刚刚跨入这个行业,谁会信任愿意把猪赊给你呢?”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三番五次的登门拜访,一位朋友终于同意做担保人,田恩成的猪场才顺利迎来了第一批猪仔。

  经过创业之初的艰难后,在养殖管理方面,田恩成处处谨慎,生怕猪仔出现问题,就如他妻子所说:“猪在他心中比儿子还亲啦!”在田恩成的精心经营下,现在他的生猪养殖场年销售收入已达1000万元。2008年,又组建平昌县泰丞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周边600余农户批量养殖生猪,辐射全县4 个乡镇。

  “创业是很辛苦,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深深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会把事业做得更好!”田恩成坚定地说,虽然现在养殖场已初具规模,但还需继续努力,争取把养殖场做大做强,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走上致富道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重复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