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市农民增收“攻坚突破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农委、市扶贫办针对以“两翼”地区为代表的我市贫困农村地区,实施“两翼”农户 万元增收工程,推出了一系列的扶农助农措施,使得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超额完成了帮助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
今年我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9万
据市扶贫办介绍,今年我市实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9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0万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特点鲜明,以民生为导向,把“村”列为了脱贫的基本单位,通过整村脱贫。
2011年,我市启动了450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89亿元,整合资金达到43.1亿元,村均投入958万元,实施脱贫项目 4645余个,所有的村都基本达到脱贫标准。目前,脱贫的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建立,确立了“能人示范、群众参与、政府支持、合作共赢”的模式,积极引进龙 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此外,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贫困家庭人均拥有0.5亩以上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全部实现了村级公路通 达,部分整村脱贫村已经提前实现通畅目标,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户户通电,90%以上的家庭有了电视,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 善。
“两翼”农民户均增收4500元
通过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今年“两翼”农民户均增收达4500元,超出年初目标100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030元,比上年增长25%。如今,“两翼”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已经缩小到410元。
据市农委介绍,推动“两翼”农民增收,最关键的举措在于支撑产业发展。如今,“两翼”地区已累计建成市级良种场111个,各区县自建种场119个,大大提升了猪牛羊兔、鸡鸭鹅蜂和柑橘、蔬菜、渔业、杂粮等优势特色产业的良种化水平,提高了相关产业的效益。
另外,“两翼”地区的水果、蔬菜、中药材也已发展成为当地帮助老百姓快速增收的特色产业。开县、万州、梁平、奉节、忠县等区县的柑橘规模分别达20万亩以上;秀山、石柱、开县等县的中药材面积分别达30万亩以上;垫江、巫山、石柱、彭水等县新增蔬菜面积10万亩以上。
除农业以外,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万元增收提供了巨大推动力。武隆县实施的“旅游富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目前,武隆县已发展农家乐775家,涉旅农户1.2万余户,去年户户实现了万元增收。
沼气池一年能为农民增收1200元
大力建设农村沼气也是一个扶农助农的重要举措。一个小小的沼气池,一年竟然能为一户农民增收1200元。
这1200元是怎么来的?原来,有了沼气,每年每户就可节约600公斤煤,同时还能生产绿色有机肥料。我市农村养猪非常普遍,建设沼气,就能进一步发展 “猪-沼-果”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此外,建设沼气也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农家的厕所更干净,能用的能源更环保,一年还能减少2.5吨左右的二氧化 碳排放。
为了提高农村沼气建设质量,减轻农户压力,我市加大了地方投入力度,按800元/户标准落实了地方配套资金。村级服务网点则由 财政资金的全额投入,每个服务网点除中央投资的4.5万元以外,剩余的2.5万元全部由地方财政承担。建设沼气没了负担,农民和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村沼气的 积极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今年,我市新建户用沼气池15.5万户,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148.51万户,占全市适宜农户的42.43%。覆盖38个区县850余个乡镇5650多个村。通过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使用,全市直接受益群众达到490余万人。
在加快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我市还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开县沼液浸种技术让玉米增产10%以上;奉节施用沼肥的柑橘,不仅少用化肥农药,而且质量 更好;北碚农民利用沼气发展庭园经济,院落周边2亩地就产生了1万多元经济收入;武隆县庙垭乡蒲坪村660户农户中已有580多户农户用上沼气,近90% 的农户走上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农民增产增收,产品绿色环保,环境整洁优美。
12316服务热线开辟信息化致富新路
自2009年以来,市农委就打造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12316共受理群众咨询超过10万余次,专家直 接为农民群众解决疑难问题1万多起。其中,农业政策类问题占18.6%,农业生产技术类占52.9%,投诉举报类占2.6%,生活服务及其他社会求助占 25.9%。现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已成为农民群众技术咨询、权益保护的重要渠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1-04/1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