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大学毕业引爆高中时的财富发现


  张磊:像这种活鱼包装在陕西省来说只有我们一家,它在冬季最长可以保证24小时鱼不会死亡。

  2010年的春节,张磊卖匙吻鲟一直卖到吃年夜饭的那一刻。饭才吃到一半,他就累得在桌上睡着了。第一年创业,他实现了100万元的销售额,高中时候的财富发现终于变成了现实。就在他第二年扩大规模,将网箱从200多口扩大到700多口之后,他遭遇了安康50年不遇的一场大灾难。这场灾难让很多老渔民损失惨重,张磊却轻松化解了,而且他2010年的订单达到了500多万元。刚开始创业的张磊,用什么与众不同的方式应对安康50年不遇的大灾难,让自己的财富增长了5倍?

  张磊是安康第一个大规模养殖匙吻鲟的人,他的创业就源自他在高中时的财富发现。陕西省安康市瀛湖,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这里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地。虽然靠着湖区,张磊在高中的时候发现,瀛湖这一江好水几乎没有人利用,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

  安康市渔政监督站副站长李志军:渔业技术比较滞后,另外一个投资风险比较高。

  张磊同学杨仲辽:他不是说过吗,从小就这样一个梦想,这么好的水域,这么好的资源,可以说得天独厚的,但是没有人利用。

  用瀛湖的水养出最棒的鱼,这是张磊从高中就开始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张磊考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是在水源保护地养殖不污染水源的鱼,一直困扰着张磊。在张磊大三的时候,他了解到,学校的动物科学院正在陕西推广匙吻鲟的养殖,但是接受这种鱼的人却很少。在了解了匙吻鲟的特性之后,张磊觉得用瀛湖的水养出最棒的鱼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大学毕业后,张磊直接回瀛湖养起了匙吻鲟,他利用养殖周期,在城里开门市事先铺好了销售渠道,第一年就实现了 100万元的年销售额。

  2010年,随着张磊养殖面积的扩大,他决定将匙吻鲟的市场从安康拓展到西安。

  张磊:和他们聊的时候无意间问起,你们去过西安市场吗?他们说去过,但是之后又放弃了。我想应该是存活率的问题。

  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张磊终于解决了匙吻鲟存活率低的问题。每次装箱之前,张磊都要员工给匙吻鲟做一些特殊的处理。

  记者:你们在干什么?

  公司员工:给它剪指甲?

  记者:为什么要剪指甲?

  公司员工:这是商业秘密。

  解决了匙吻鲟存活率低的问题,张磊和西安三家酒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每天都要往西安发货。就在张磊的事业渐入佳境的时候,一场安康50年不遇的灾难突然降临了。2010年7月14日,陕南开始突降暴雨,4天之后,汉江上游泄洪,洪水来势汹汹,连瀛湖两岸很多经历过洪水的老渔民都被弄得措手不及,大部分人损失惨重。

  记者:今年洪水对你们家有影响吗?

  受灾户:影响特别大。怎么没影响,最少损失7-8万。

  受灾户:我的损失最大了。

  记者:损失多少口?

  受灾户:损失8口箱,8口箱都被水打跑了。

  杨仲辽:那天早上,水面上黑压压漂一片,我说那是什么,我跟两工人说,他们说是网箱,哪来的网箱,上面,上游冲下来的,冲下来几百口网箱,包括鱼,都冲下来了。

  恶浪滔天,洪水滚滚。洪水冲垮了房屋,也将河道上的网箱席卷一空。2010年,张磊的网箱数量已经有700多口,光是水流湍急的主河道就分布了500来口。这些网箱根本就抵抗不了50年不遇的洪水。张磊,这个从来没有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人,又将如何应对?他从高中开始的财富梦想将会毁于一旦吗?

  洪水退去,人们惊讶地发现,张磊的700多口网箱居然一口都没有损失。而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绳结。

  张磊父亲张善平:这个打就是这样打的,它在这个地方挂住,这儿缠一道,这儿缠一道,一放就相当快,不会打结的就这样打,他把这根绳子就套在这。

  记者:套那个绳。

  张磊父亲张善平:他一绑,洪水来了,网箱劲儿相当大,就解不开了。

  记者:来不及了。

  张磊父亲张善平:直接解不掉。

  张磊在创业时就了解过当地的洪水情况,四年一次洪水。张磊观察到父亲给网箱打绳结的方法,然后把它推广到了所有的网箱上。

  因为张磊的网箱都使用了活结的方法,洪水来时绳子一松,网箱就会顺着水流靠到岸边,这时候再把绳子固定住就可以保证网箱不被冲走。不但如此,在洪水来临之前,张磊就已经把所有网箱上的绳子换成了新的,确保绳子不会被拉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浮游生物 存活率 网箱养殖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