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打工仔做牧羊人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从时尚小伙到又脏又累的牧羊人,从当初被村民嘲笑的要在家搞养殖生产的那个“毛头小子”到“致富能手”,这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来说,无不令人佩服的。他不仅甩掉了“毛头小子”的帽子,而且创办了全乡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和黔江区石钟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多次被乡授予“科技示范养殖户”称号。他就是黔江区新华乡石钟村的村民王飞。

  近日,记者在王飞的“飞哥养殖场”见到了他,虽然已经有三年养殖经历,但一身干净帅气的打扮也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个牧羊人。而当他走到羊群,与羊共舞时,才让人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人就是牧羊小伙——王飞。

  兽医世家 让他迷恋养殖

  位于黔江城区西南角的新华乡石钟村位置偏僻,人多地少,世代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常常遭受旱涝威胁,农民收入很低,许多家庭非常贫穷。

  王飞告诉记者,中专毕业后,他选择了和本村其他年轻人一样的路子——外出打工。然而只有中专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务工工资不高,也不稳定,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不过他脑子聪明,也是个有心人,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我们家是兽医世家,我父亲以前就养了很多猪,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与动物打交道。”王飞说。2007年他回乡后先到乡政府咨询了相关的政策,乡领导根据他“兽医世家”的优势和市场供求状况,建议其搞山羊养殖产业,并将他送到了城里参加了区里统一组织的养殖培训班。培训完后,他经过细致考察后,从外地引进了60余只波尔山羊和60余只南江黄羊,不但花掉了打工的所有收入,而且还欠下了外债。

  初尝甜头 从时尚帅小伙到又脏又累的牧羊人

  年轻小伙王飞在家乡搞养殖的事情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很多村民嘲笑他是个要在家搞养殖生产的那个“毛头小子”,对于嘲笑,王飞只笑而不语。万事开头难,养殖场在开始时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他为了便于管理采用圈养的方式养殖山羊,结果导致成本提高和山羊生病。

  但他并没有放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借钱买了成套的养殖书籍,并经常去乡兽医站向兽医站的同志们讨教,从书本中学知识、向兽医站工作人员学技术。为了摸索和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实践,晚上学习,有空就到兽医站请教。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营养配比、疫病防治等一整套山羊散养方法。

  2008年初养殖场发展到了300多只的规模,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导致牧场和牧草的短缺。为了养殖场的发展,王飞租用了30农户共计1000 多亩的土地、荒山用来培植牧草,放养山羊。有了牧场的支撑,养殖场发展迅速,到2009年下半年,王飞的养殖场基本可以保持常年存栏600头左右的山羊,山羊养殖圈舍800余平方米。为充分利用牧场,王飞还散养了2000余只土鸡,建设鸡舍500余平方米。今年出售山羊106头,销售收入3万余元,出售土鸡收入现金1.2万余元,王飞今年的养殖收入共计4.2万余元。

  深山圆梦 致富不忘众相亲

  先富起来的王飞并没有忘记乡亲们,养殖山羊成功后,附近的村民经常上门请教养殖技术,他总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为了更好的带动乡亲们走养殖这条致富路,王飞发起创办了新华乡石钟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这个平台上,王飞不仅免费帮群众解决养殖技术问题,还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乡亲,他把已经有孕的母羊借养给困难的乡亲,待母羊产的仔长大后,将长大的小羊还给合作社,母羊就免费送给乡亲们。通过这种方式的带动,先后有大田村一组的凡明和中安一组的魏祥等12户在石钟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借羊发展。目前凡明、魏祥拥有山羊分别达到60只、55只。

  王飞时刻想着怎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他经常注意收集畜牧养殖科技方面的信息,努力学习养殖知识。为了更快地了解市场信息与学习外地先进的养殖技术,他还购置了电脑,并安装宽带。他计划到2012年将养殖场发展成常年存栏羊1500只,土鸡4000只以上较大型的养殖场,并完善养殖合作社,更好带动乡亲们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散养 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