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种下苦果却引来财富


  黄雄芳的妹夫谢恩居:人家都这样说。你种这么多你肯定成神经病了,那个黄雄芳搞这么多,他神经病,你要跟他吗?

  黄雄芳又如法泡制,找到自己所有的亲朋好友,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看到种余甘果的人一天天增多,原来那些抱定主意不种余甘果的人也开始动摇起来。

  黄丹红:我们还帮他们专门写了份合同,跟大家农户签订合同,包收购,包技术管理,推广,这样子推广起来,大家都愿意接受了。

  有亲朋好友的带动再加上包技术包收购的合同,黄雄芳很快打开了局面,1998年,黄雄芳的250亩余甘果树苗居然销售一空。2001年,平南县种植余甘果面积增加到4000多亩,余甘果也进入盛产期,但种植户们此时关心并不是余甘果的产量有多高,而是黄雄芳如何把在鲜果市场占有量很小的余甘果推销出去。因为余甘果一旦出现滞销,他们签定的回收合同就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部分心急的人开始忍不住到黄雄芳家里打听情况。

  黄丹红:有时候一天,有些人来两三次,来回跑两三次,有时候甚至跑五六次,你看天天都这么跑。

  黄雄芳家如往常一样,除了按合同价收购种植户送来的余甘果外,还带着工人在自己家的果园摘果子。看着黄雄芳气定神闲的样子,来打听的人把心放下来的同时也在纳闷,黄雄芳收购那么多果子到底怎么卖?

  面对大量上上市的余甘果,黄雄芳却胸有成竹。因为1990年的那条消息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在我们采访期间,黄雄芳特意向我们展示了他珍藏了20年的那条消息。

  黄雄芳:你看,千年野果要翻身,就翻身起来了,这专门讲那个余甘果的用途,市场销售的问题,各方面的信息,我一看见这个报纸,很欢喜很欢喜,后来,我们搞这个是对路了。

  《广西日报》这则消息将余甘果与我国北方的野生树种沙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生态特征、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药用保健价值,甚至树形都惊人相似。因此有北有沙棘南有余甘果一说,沙棘开发在北方热火朝天,已形成产业化,一些企业年产值高达数亿元。而余甘果还停在待开发状态,如果把余甘果加工生产成果脯、果酒、果汁罐头等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

  黄丹红:这个信息给我跟我老爸都有了很大的信心,所以我们都不担心,果越多越好,那我们就可以规模化,到时候利润也越大了,所以我们不担心。

  然而,信息上只是对余甘果的市场进行分析,至于怎样加工成产品并没有细说,已经收购了上百吨余甘果的黄雄芳怎样去开发新的产品?又怎么打开市场呢?

  梁周科是黄丹红的同学,那时候在广东当兵,他带回了余甘果在广东市场的情况。

  梁周科:在广州、潮汕地区,潮汕地区的话是这么大一个缸腌制过的余甘果,就普通的腌制,然后就非常的畅销。

  2002年,黄雄芳拿出所有的积蓄,另外又贷款了2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占地38亩的加工厂,根据梁周科提供的信息首先开发出果脯供应广东市场,接着又开发出了果醋、果酒、果茶等余甘果系列产品。

  在扩展本地市场时,为了与普通余甘果酸品区别开来,黄雄芳不希望将新的产品放在酸品店里出售,但怎么让消费者更快地接受他的新产品呢?

  2006年的一天,黄雄芳走在果园里,看到成串的余甘果,顿时心生一计。

  黄丹红:把这个照片,全部拍起来,让大家更多的人了解它,我回来把这个,在余甘果成熟季节,我们就把这个余甘果照片拍下来,拿到旅行社去。

  2006年9月,黄雄芳和女儿带着照片来到平南县一家旅行社,找到负责人农君薇,打算跟她合作办旅游,通过旅游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黄丹红:那老总都看了,说这不可能,假的,肯定是PS过的照片。

  农君薇虽然对照片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但黄雄芳免费提供旅游景点的想法让她心动,便决定过来看看。

  农君薇:那些叶子全部落下来,每棵树都吊到挂下来,我现在网上也有,对,很大的,这么大一颗,全部都透明的,黄色透明的,很好看的。

  双方各取所需,很快就开始合作了,在游客过来的时候,黄雄芳借势增加了一些活动。

  用产品作为奖励的活动,让游客在游戏中轻松地接纳了这些新的产品。

  现场:这小妹妹得第一名,伸手起来,余甘果酒一瓶,余甘果醋一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果树 沙棘 果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