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且末红枣:基地10万亩今年产万吨


  近年来,南疆塔里木盆地周边有20多个县市、团场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在打造品质红枣方面都颇有建树,且末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县从“枣业富民”的战略高度,成功创建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使红枣产业呈现出产量逐年提高、品质稳中有升、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去年全县4万多亩挂果枣树,就为3.8万农牧民创造了1000多元人均纯收入。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的且末县,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中且末国、小宛国所在地,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境内水土资源丰富,全年每平方厘米太阳辐射量为150千卡,年日照时数高达2908小时,枣树萌芽到果实成熟期≥0℃的积温为3852℃,秋季红枣成熟期日平均温差达到20℃以上。
出产于且末的干鲜兼用优良红枣品种———灰枣,蛋白质含量为3.77%,粗脂肪含量1%,矿物质含量1.82%~2.25%,富含维C等多种维生素和 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鲜枣外形丰满美观,果皮深红发亮有光泽,平均单果重11.5克。干枣果肉富有弹性,肉质紧密,耐挤压,肉核易分离,含糖量 60%~70%。
且末的红枣产业始于2002年,在该县大力实施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得以既快又好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据该县林业局局长铁书堂介绍,目前全县已发展红枣10.5万亩,去年挂果枣树才4.5万亩,鲜枣总产量就有5000吨;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到 1003元,占农牧民人均总收入6356元的15.8%;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较上年增加了735元,占农民总增收1201元的62%。今年全县挂果面积达到了5.5万亩,红枣总产量预计超过10000吨,总产值将突破1亿元大关,农牧民人均红枣纯收入预计达到2000元。
据了解,且末县 2008年就积极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并于当年12月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 2009年11月上旬,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委托新疆自治区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该县基地创建的组织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农业投入品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产业化管理和生产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考核评定,给予93.86的高分,顺利通过验收,授予且末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及牌匾。
就如何提高红枣品质一事,且末县委常委李映清表示:“为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红枣综合品质,我们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生产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且末县红枣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且末县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且末红枣标准体系》进行规范化生产,并形成了完整的农户生产管理档案。为保证红枣的绿色品质,每株盛果期枣树的农家肥施入量每年都在30公斤以上,初果期枣树超过20公斤,新定植和当年嫁接的也至少施入5公斤,去年全县平均每亩施入农家肥1.5吨;在枣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采取了人工防治与无污染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如人工抹除、划破虫体,剪除带虫枝,枣树休眠期喷石硫合剂等。”
“为增强枣农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富民枣业质量和效益,我们抓住冬季农闲和红枣管理关键季节,通过举办培训班、田管现场会、专题讲座及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推广普及红枣栽培管理知识和实践技能,每年培训县乡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及枣农6000人/次以上,实现了种枣农户家家有一个技术明白人,有1000多名枣农还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红枣丰产管理农民技术员。”
同时,该县非常注重高标准红枣示范园建设,达到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的精品园目前已有5000多亩,把红枣做成了“致富树”、“养老树”、“长青树”、“生态树”、“团结树”、“双语树”。去年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4100元的英吾斯塘乡,就发展了灰枣精品园1800亩。该乡英吾斯塘村村民王素林搞了60亩精品灰枣园,2006年至2009年4年总收入达130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00万元。
对于红枣产业的长远发展,且末县县委书记朱新认为:“红枣已成为我县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和阳光产业。今后如何利用并增色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块牌子,全县上下要在不断提高绿色红枣生产能力的同时,走循环经济和品牌农业之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农区畜牧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丰富红枣品牌内涵等方面,促进‘富民枣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枣 枣树 标准化生产 农家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