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山药蛋是这样成为金疙瘩的


 民谚“口外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

    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山药蛋,如今是商都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致胜法宝。近几年,商都县抓党建促经济,狠抓马铃薯产业。“山药蛋”在商都县迅速实现了由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马铃薯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全县今年马铃薯喷灌种植 面积达到18万 亩,覆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种植膜下滴灌马铃薯面积5万亩、小型喷灌种植面积3200亩。……现代农业在全县快速推进。

  商都县围绕马铃薯这一产业优势,首先在 北部缺水区狠抓覆膜山药种植,让“山药蛋”变成了“金疙瘩”,改变了过去种马铃薯那种传统的种植方法。20万亩覆膜马铃薯象天上的白云浮在商都的大地,绣出一片绚丽。

  去年对比大田绝收的情况,全县种植覆膜 山药稳产增收的现象更加明显,亩增收600多元。

  赛乌素是商都县的一个自然村,山药蛋成 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一本山药经让全村人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赛乌素全村有83户人家,374口种地人口。人均耕地5.7亩。过去全村人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种 植观念陈旧。赛乌素党支部带领村民由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法转变为现在种植覆膜马铃薯。全村两千多亩耕地,有1.5千亩种了山药,人均收入达到了3600元。去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300万元,在种植覆膜马铃薯的过程中,村 党支部积极为农民调换马铃薯籽种,帮助村民争取农资贷款。以远程网络学校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围绕覆膜马铃薯的种植,村党支部还组织群众建成了20个大型贮藏窖,使马铃薯销售价格得到了 保证,农民增收得到了保障。今年村党支部还想方设法打成2口深眼机井。积极建设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面积达到900亩。全县的各村党支部无不像这个村一样 在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

  在发展覆膜马铃薯之后。商都县针对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特别是近年来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农业 生产的常态,粗放经营的旱作农业已经难以为继。全县组织各级党组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2005年开始,全县大力建设喷灌为主的设施 农业。引进现代企业作为龙头,建设喷灌圈达到315套、面积15万亩。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区、全国前列。 全县引进了龙头企业——希森薯业公司。

       2007年10月, 在小海子镇武家村广阔的田野上,希森薯业以每亩地100元的价格反租了武家村农民的3000亩地。

  大型指针式喷灌圈着实让当地农民开了 眼!种地有这样的种法。他们从开始的怀疑,到今天的“啧啧”称奇。那也经历了阵痛。为了平整土地,清理那些坟头。着实让村党支部费了难!农户不迁坟,说是怕挪了 风水。任凭你工作做到了炕头,人家就是不同意!

  怎么办?村党支部和公司工作人员拿着 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田野里忙乎了十几天,总算绕过了那些坟头。田野上那忙碌的中耕机、播种机、施肥机、打药机、割秧机、收获机、美约翰120马力的拖拉 机……让当地农户 见到了什么是现代化农业。令那些农民没有想到的是,秋天这片土地1亩能收2500公斤山药。现代化的农业竟然显示了如此大的威力。现代农业终将征服传统的 种植业。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全县各级党组织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工作措施,合理摆布工作力量,抢时间、赶进 度,确保打井进度。从小海子镇武家村到大库伦乡,各村党支部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全县认识到,要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从去年开 始,首先在屯垦队镇壕欠村建设膜下滴灌种植马铃薯2630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给, 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商都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便推广应用喷灌节水技术,也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为 此,从全县少雨干旱、地下水严重短缺的实际出发,大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落实膜下滴灌面积50000亩、小型喷灌面积3200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滴灌 喷灌 山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