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万元户”涌现 最穷村踏上致富路


到底是不是万元户,只要看三大件:冰箱、彩电和洗衣机,如果还有录音机,就更羡慕。  

  如今深圳的下梅林片区,商业、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完善,是公认的深圳中心区后花园。而在30年前,下梅林大队却是特区内最穷的大队之一,它的首次发家史被深圳特区首位记者李通波作为试办特区后的致富典型进行报道。

  特区当年有块“内陆”

  特区初建时的下梅林大队位于上步工业区西侧,全队260户,850人,260个劳力,拥有一万亩山地,1700多亩水田,500多亩旱地,山上有茂密的松林,山下有丰富的石头资源,还有闻名的“梅林荔枝”。如今,这里的老人还形象地介绍当时的下梅林是“土地多,山头多,荔枝多”,30年弹指一挥间,下梅林的居住人口已达6万,虽然用地只有400多亩。

  致富前的下梅林大队,到底穷到什么程度?“说它是最穷之一,主要是相对地理位置而言。”李通波介绍,当时,特区与香港之间拉了一道铁丝网,从蛇口到罗湖桥头,经过华侨旅行社、益田村和新洲南。“靠近铁丝网边的就先富起来,而离铁丝网远的自然村就相对贫穷,下梅林在梅林水库,在当时的特区来说,就好比是‘内陆’。”李通波说,按照当时规定,过了铁丝网就等于越境,但由于历史问题,不少村民的田却在铁丝网那头,皇岗一带村民因此可以持过境耕作证越网耕作。“这样很多人出去走私港货,就相对富裕一点”。

  “全大队每年总收入才十多万元,人平分配长期徘徊在七八十元之间”,这是致富前下梅林大队的年收入情况,与如今年人均分红1.5万元相差悬殊。李通波回忆,这个收入在当时比内地还是高不少,把下梅林当做典型来写,无疑告知一个信息:特区的“内陆”都开始致富了。

  万元户是个新名词

  下梅林不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年年搞所谓的“整治边防”,所以长年是个穷山村。跟其他自然村一样,创办特区之前,下梅林大队也有不少劳动力偷渡去了香港。试办特区后,不少人看到了未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回到老家,学习香港,大搞来料加工厂。山上的,田里的,菜地里的,水里的,甚至稻草,可以拿来卖的商品,通通销往香港。1982年,年人均收入达400元,比1978年的83元增长了317元,“不仅还清了十多年的旧债,还下拨4万多元给下面生产队搞生产,加盖厂房”。

  与此同时,位于罗湖的渔农村已是“万元户村”,也是深圳特区首个万元村。“万元户当时是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奋斗目标。”李通波介绍,一家人全年劳动共同创造的毛利达到万元(含有开支),就称为“万元户”。“当时深圳自然村的致富之路,大多与下梅林相同。”李通波回忆,首个万元户出现之后的一两年内,深圳边境上都是万元户村。到底是不是,只要看“三大件”:冰箱、彩电和洗衣机,“如果还有一台录音机,就更羡慕了”。这些家电从香港过来,免税,逐渐走进家家户户。

  孩子免费上学

  “那时候助人为乐蔚然成风,不像现在,住在楼上楼下互不照面。”1983年,李通波走进下梅林村采访致富后的新面貌,发现整个大队助人为乐成风,“社员郑松友家有六口人,承包六亩责任田,由于他跛脚,儿女小,妻子不会用牛耕地,一些社员都义务前来帮耕”。

  慢慢致富的下梅林大队当时大搞集体福利事业,对全大队近百名老人实行包口粮、补贴生活费。“本来只有吃皇粮的才有这样的待遇,农民是很苦的,到老了,没有人养,只能是五保户。这条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钱了才有好福利。”李通波回忆,刚开始,村里给每位老人一年发100元左右的福利,后来每个月发,发多少,由村里决定。但不是每个村都这样,有先有后,有多有少。在下梅林大队,中小学生实行包学费,孩子上学都不用钱。

  ■印象库

  难忘邻里情

  “在童年记忆里,裤子都是打着补丁的。”下梅林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47岁的郑伟贤回忆,30年前的下梅林因为既不靠海,又不靠边境,唯独山多,祖祖辈辈都靠耕田为生。“那时候特别羡慕边境边上的村,他们可以走私,可以搞渔业,我们只能耕田。”郑伟贤说,直到成立特区后,“机会才降临到下梅林村”,在大背景下,三来一补进了村,老人和小孩在家里做手工,年轻劳力结伴出外劳作,一片朝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荔枝 耕地 土地 旱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