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凤城镇黑木耳棚里的“门前工”成“香饽饽”


  连日来,江苏省丰县凤城镇1000多个黑木耳大棚内暖气融融,成群结队的农家妇女一个个正忙着摆放木耳菌袋。眼下,市场干木耳在当地每斤卖到十三块钱一斤,仍货源紧缺;预计每个大棚产值可达20多万元。

  闫庄村大棚主人刘明坤告诉笔者:“去年按每人每天20元支出妇女劳动力工钱,还好找‘门前工’,可是今年就不行了,由于种植木耳的多了起来,这些‘门前工’根本就满足不了用工的需要,眼下按每人每天25元也很难找够人数。”今年种植15万袋的后张阁组青年农民刘德福总算舒展了眉头,刚开始也是找不到人干活,没办法只好骑车跑到邻县的村庄去找;来自邱庄、半截楼、刘楼、李庄等村的10多位村民在装过菌袋后都吃上了刘德福家里的“大锅饭”。

  据悉,该镇在开展“争创五星村组织”、“党员情系新农村”等活动中,村里涌现出80多名“事业型”党员干部,推动了张阁、闫庄、丁兰集、周庙、周新庄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村,这些形成的“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已连成了一个产业基地,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带头和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能力,提升了科技文化素质;目前,高效农业项目中黑木耳、大棚蔬菜、肉鸭已占据全镇农业的半壁江山,有1万余名农村冬闲妇女被争抢为“门前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木耳 大棚 黑木耳 产业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