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郑玉林的财富奇遇


         5月16日下午3点,在首届潜江市龙虾节上,市民选出的虾王有115克,虾后有113克。当天,潜江市政府对虾王虾后进行拍卖。 

         拍卖师:“3万元,8号先生3万元。2号先生4万元,5.8万,9号先生5.8万元。5.8万第一次,5.8万元第二次,祝贺9号先生竞拍成功。” 

         经过竞拍,虾王拍出了8.6万元,虾后拍出了5.8万元的天价。作为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潜江,2008年龙虾产业总产值超过13亿元。在潜江,有一个人在龙虾出口行业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郑玉林就是多个国家采购商追逐的那个龙虾巨头。许多采购商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要和他签订单。 

         这一次,郑玉林和瑞典的采购商亨瑞签订了一笔2000万美元的大订单。亨瑞不敢有半点马虎,因为他每年的订单量达到2千吨,在瑞典80%的龙虾都是由郑玉林来提供。 

         郑玉林:“今天我们跟他签订终端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对我们进欧洲超市会有一个积极的作用。” 

         九年的时间,郑玉林的龙虾产品遍布德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年创产值近4个亿。每到夏天,郑玉林甚至会左右整个湖北龙虾的收购走向。 

         郑玉林曾是一家乡镇企业的经理,当时企业受体制束缚经营不善,欠下445万元的债务。1999年的夏天,郑玉林经历了两件影响他人生的事情:一是受到朋友的邀请出了趟国,二是国企改为民营,郑玉林接手了这个企业。 

         郑玉林:“要承担银行的那么多贷款的债务,还有原来这个企业欠下来的职工的工资,还有一些帐款,还有几十百把号人要吃饭。” 

         在当时,郑玉林不仅要偿还债务,而且要养活200多个员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赚钱非常关键。两个月后,郑玉林做出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决定,要将本地的小龙虾卖到国外。这个决定一宣布,员工们都炸开了锅。 

         当时,人们都称小龙虾为害虫,野生的小龙虾喜欢打洞、吃秧苗的根,农民深恶痛绝,本地人都不会吃,大家都不能想象这个东西还能赚钱。 

         董振义:“那龙虾没有人要,就是你抓起来的话也不敢吃,也不知道能不能吃,拿去卖的话0.2元钱一斤都没有人要。” 

         刘佃年:“那甚至连我们的盖子和那个稻秧,秧田都把那个损坏,所以当时把它作为一害。” 

         员工杨克林:“我们当时也很担心,因为小龙虾的行情一变,他会不会亏本。但是我们郑总不考虑这个事情,他就是亏本他也要做。” 

         那么,郑玉林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做起了小龙虾生意,他的这个决定正是因为那次出国的经历。 

         1999年6月,郑玉林受朋友邀请,去丹麦比利时等国家时发现,在很多超市,人们喜欢购买速冻虾仁,用来炒菜,做沙拉,或做龙虾汤料。一个进口商朋友告诉他,除去人工开销,一斤虾仁最少的利润都在10元钱。诱人的出口前景让郑玉林坚定地做起了虾仁出口生意。 

         2000年6月,村民们听说郑玉林敞开收购小龙虾,大家纷纷下田捉害虫,然后大车小车地拉到厂里,那场景甚是壮观。 

         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收购商陈德英:“厂里排队,每天收一整夜。他收购的数量很多,差不多湖北省一多半的收购商都往这里送货,他的收购量是最大的。” 

         郑玉林:“一旦到下午的时候,我们收不了的时候,那个龙虾有的老百姓就说你随便给一点,送给我都可以,所以虾那个时候的资源是太多太多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秧田 受体 连续 养殖基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