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陈用庄:加州鲈养殖达人连续七年赚钱的奥秘


 

  进入水产行业不到7年、拥有200多亩鱼塘、饲料年销量2000多吨,这就是贴在1977年出生的陈用庄身上的标签。陈用庄思维开阔,善于学习,勇于尝试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后分享给周边养户,深受当地养户认可。这些优点在他养殖加州鲈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近几年,由于投喂冰鲜造成水质恶化、鱼病增多,引起不少饲料企业及科研单位对加州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研究的关注,加州鲈鱼的人工饲料技术逐渐取得突破。不过大部分养殖户对饲料的认同度并不高,饲料推广存在一定难度。目前很多养殖户仍主要用冰鲜鱼饲养加州鲈鱼,这也就是业内经常所说的“以鱼养鱼”,也有不少养户采取“饲料+冰鲜”混合投喂的方式,陈用庄就是当地第一批采用“饲料+冰鲜”养殖的养户之一。

  由于冰鲜投喂成本过高,加上水质不容易管理,从养加州鲈开始,陈用庄就不断尝试饲料投喂。“每年都会用一两口塘做试验,总结并分析试验数据,从而指导下一年的养殖。”他表示,目前全投料取代冰鲜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过可以通过提高饲料的使用比例来降低养殖成本。

  今年是陈用庄养加州鲈的第七个年头,养殖亩产高达7000斤/亩左右,高于周边其他养户的平均5000-6000斤/亩。因为他不断提高饲料使用比例,所以养殖成本不断降低,基本维持在7.5-8元/斤,因此无论加州鲈价格怎么大起大落,连续七年来他总是能够赚到钱。

  陈用庄是一个极愿尝试新鲜事物、容易接纳外来先进的理念的人,单是鱼塘的打料、浓缩料机械等设备就花了30多万元;他也是固执的人,认定“只要质量好不怕价格贵”的道理。

  三招提高鱼苗成活率杂鱼增产值

  养殖7年以来,陈用庄逐渐明白养鱼首先要做好育苗工作。他认为,做好育苗工作就代表成功了一半。今年清明前后暴风雨连袭珠三角,造成当地大部分养户种苗成活率不足一成。不过,由于陈用庄作好了育苗的准备工作,他的种苗成活率达2成左右。“育苗期一定要勤奋、心细,每隔10天就要分筛一次,以防鱼苗大吃小。”陈用庄表示,从水花到朝鱼约历时两个月,这个过程最辛苦的是分筛鱼种,两个月中要不断分塘、并塘。

  筛苗是陈用庄养殖成功的第一招,第二招便是培育水蛛。只要水蛛足够,育苗成活率就会高很多。陈用庄告诉记者,培育水蛛首先要肥水,他一般用“EM复合菌+花生麸”在桶里发酵一个星期后再投入鱼塘。“一般一口塘(6-7亩)10斤EM+100斤花生麸,水蛛足够后再放苗。”

  第三招是投苗后注意天气防应激。“4、5月份天气变化大,雨水多,鱼苗弱小,容易应激。”陈用庄说,投苗后一个月内建议经常使用“有机酸+维生素C”防应激。此外,还要注意杀虫杀菌,因为春夏季节更替,细菌病害较多,每个月要杀虫杀菌2-3次。

  除了做好以上三招,陈用庄在混养模式上也做了合理调配,具体为:加州鲈投苗密度4万尾/亩,此外混搭鳙鱼100尾/亩、鲫鱼400-500尾/亩、黄颡鱼1500-2000尾/亩。鳙鱼可以滤食有机物达到活水作用,黄颡鱼和鲫鱼可以食用残留塘底的冰鲜、饲料,还可以增加产值。“投放的是黄颡鱼毛毛鱼、规格鲫鱼苗,养好加州鲈后,这些鱼能产生额外的产值。”陈用庄说,黄颡鱼亩产1000-1500斤,售价10元/斤左右;鲫鱼500-600斤/亩,售价8元/斤左右,效益很可观。

  投用饲料有诀窍浓缩料降成本

  陈用庄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每年他都会在鱼苗期采用“饲料+冰鲜”的投喂方式,由于加州鲈的生活习性,引导加州鲈吃饲料需要细心和耐心。“鱼苗长到6-7朝后开始使用鱼浆+水蛛,连续一个星期后单纯投喂鱼浆;直到7.5朝后可以开始喂饲料,最初按照10%饲料+90%鱼浆比例投喂,然后逐渐增加饲料的比例,大概半个月后就可以全部转为饲料饲养了。”

  陈用庄介绍,一直到3-4两/尾规格,投喂饲料的长速和使用冰鲜是一样的,不过此时已到了7-8月份,这时候水温高,因为加州鲈属于底层鱼,此时就很少上来水面吃饲料了。“水温超过30℃后,加州鲈就很少吃饲料了,这时候又要重新投喂冰鲜,但是为了降低成本,我还是坚持每餐都加10%左右的饲料。”为了增加加州鲈吃饲料量,陈用庄特意购买了几台打料机,用于混合打碎冰鲜和饲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育苗 杀虫 浓缩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