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岸上赚到深海财


  这就是马鲛鱼,这种鱼生性凶猛,在深海捕捉小鱼为食,鱼肉鲜美,在海南当地非常常见。逢年过节时,海南人都习惯拿着整条马鲛鱼作为礼品使用。

  他叫陈生,每隔一个月,他都会在这个码头收购马鲛鱼。

  记者:“你这种鱼都是整条整条地卖吗?”

  渔民女:“是,人家老板进货,送货去了,人家怎么卖我们也不知道。”

  2007年4月18日,为了配合我们采访,陈生又来到这个码头。他告诉我们,在我们到达前一天,他刚从这里收购了两万多斤的马鲛鱼。这些鱼全是琼洲海峡附近的渔民从海里捕捞回来的。

  记者:“这些鱼都是你的吗?”

  渔民男:“是。”

  记者:“你出海多长时间捞回来的?”

  渔民男:“一天。”

  记者:“这个鱼是怎么捞的?”

  渔民男:“用网拉回来的,一天就捞了300多条。”

  陈生生长在文昌海边,在日本留过学,当过厨师,甚至包过工程。赚了钱,但很快就亏得一塌糊涂,在商海中浮浮沉沉将近20年。但是,从2004年开始做起马鲛鱼生意后,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创造了数百万的财富。

  2004年,年近40的陈生发现海南人工养鱼的人很多,这些养殖户习惯捕捞海里的小鱼作为饲料。受天气影响,小鱼捕获量很不稳定。当年6月,他利用积蓄在文昌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冷冻厂,每年可以存储作为饲料的小鱼几百吨,来供应当地养殖户。

  陈生:“我们卖这个小鱼,利润比较薄,我们赚的钱不够我们厂里的开支。”

  为了让当地养殖户有能力购买,陈生将冷冻储藏的小鱼饲料进行薄利多销。没想到这样根本就赚不到钱。如果想靠销售饲料收回200多万元的成本,也是遥遥无期。陈生决定利用已经建好的冷库干点别的项目。

  陈生:“做了冷冻厂以后,有储存能力,有加工能力,有这个平台,很快就能上手,做这个马鲛鱼。”

  一般的马鲛鱼体长25到50厘米,重达10到20斤,携带起来不方便,宰杀时也就更加困难。但是海南当地人已经习惯了拿着这些个头很大的马鲛鱼走亲串友,陈生自己对此深有体会。

  陈生:“我们老家在海边,我也经常给别人送鱼,送鱼时经常要帮别人把鱼杀完,我才能回家。”

  马鲛鱼刺少肉多,而且产量很大。海南人习惯吃煎的马鲛鱼,整条的马鲛鱼一次根本吃不完,而剩下的直接冷冻后就失去了原来的鲜味,很容易造成浪费。要想把自己加工的马鲛鱼卖出去,就必须先解决个头太大的问题。

  员工:“刚开始的时候用刀和锤子敲,很费劲,十个八个人才加工500斤。”

  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并保证马鲛鱼切片的均匀,经过反复研究,陈生自己组装出一台切割机器。

  员工:“三四个工人,一天就能加工四吨到五吨。”

  经过机器切割的马鲛鱼片,加盐淹制后进行包装,再送进冷库储存,这样就能保住鱼的鲜味。但市场能不能接受这种分成片的马鲛鱼,陈生自己也没底。2004年底,当他卖出第一批鱼的时候,就碰到了困难。

  陈生:“这个就是我们原来用来烘干马鲛鱼的烘干房,顾客反映说我们这个烘出来的口味,没有那种天然的风味。”

  妻子:“有一股焦味。”

  员工:“我们自己都吃不下去。”

  陈生用烘干机器烘出的马鲛鱼都出现了半生不熟的情况。第一批货就亏了6000多元。当时冷库里没有加工的马鲛鱼还有1万多斤,而自己为收购这些鱼又投入了几十万元,如果不解决烘干问题,投入的资金就无法收回。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就是怎样保证质量,妻子的一番话启发了陈生。

  妻子:“我们以前小的时候,喜欢喝粥,喜欢吃渔船上晒的鱼干,觉得它们那种口味特别香,所以我就建议我爱人能不能借鉴一下他们这种方法。”

  陈生:“从海里捕捞出来以后,直接切开,拿着盐腌一下,在海上的船上,放在鱼网上晒,那个味道确实是不错。”

  陈生向当地渔民讨教经验,发现采用自然光晾晒鱼,脱水均匀,而且也不会出现烘焦的问题。一个星期后,夫妇俩开始用自然光晾晒取代机器烘干。然而,就在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腐烂 脱水 香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