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家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维持代谢


家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维持代谢

摘 要蛋白质及氨基酸的维持代谢比较复杂,一直是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维持需要作为一项基础研究,对于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营养需要规律,比较不同动物或同一种类动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营养需要特点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家禽氨基酸维持代谢的意义、途径,维持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等几方面作以简单阐述。 关键词 家禽;蛋白质;氨基酸;维持代谢 中图分类号 S831.5 研究表明,动物用于维持和生长的氨基酸模式是不同的,这对理想蛋白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Fuller等,1989)。

随着家禽理想蛋白模式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家禽维持氨基酸代谢途径、需要量及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家禽的维持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的研究,对蛋鸡饲养标准的修订,确立家禽动态的理想蛋白模式,更好地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提高家禽生产性能的同时,对减少氮和氨基酸的维持消耗、降低氮的排出,节约蛋白原料,减少环境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家禽氨基酸维持代谢的途径

维持氨基酸需要量是指能够使动物处于正氮平衡的最小氨基酸量(Baker,1965)。Sakomura等(1999)把维持氨基酸需要量定义为氮的平衡,即氮食入量等于氮损失量的总和,而机体氮含量保持不变的一种动态平衡。产蛋鸡氨基酸的维持需要,营养学上概括为维持蛋鸡正常生理状态而不产蛋情况下的氨基酸需要(Fisher,1956)。研究表明,用于维持和生长的氨基酸模式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动物总需要量必须依赖于维持和组织蛋白沉积部分占总需要量的比率 (Fuller等,1989)。动物总是首先满足它的维持营养需要,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而蛋氨酸是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主要是由于家禽对蛋氨酸的维持需要量相对较高。

家禽用于维持的氮最终通过代谢粪氮、内源性尿氮和体表氮3个途径进行代谢。代谢粪氮主要包括唾液、消化酶及消化道脱落的细胞所含的氮。内源性尿氮主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生命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体蛋白处于分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中,分解产生的氨基酸有一部分重新合成体蛋白,而另一部分氧化分解产生尿素或尿酸等经尿排出体外,这部分为体蛋白的净分解代谢。体表氮损失包括毛发、蹄甲、羽毛、皮肤损失的氮。在维持状态下羽毛、皮肤更新需要蛋白质极少,一般可忽略不计。

氨基酸的维持代谢主要参与体蛋白的更新,动物皮肤、羽毛和肠粘膜上皮脱落等正常损失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其次用于转化激素、酶、维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而且,氨基酸的替补也可用作一定的氨基酸消耗,如胱氨酸可替代20%的蛋氨酸用于维持需要;酪氨酸可替代50%的苯丙氨酸用于维持需要(Leveille 等,1960)。家禽用于维持的氨基酸需要主要考虑内源氮排泄带来的氨基酸损失,包括氨基酸形式的氮排泄,非氨基酸形式的氮排泄以及肌酐形式的氮排泄;羽毛、皮屑等皮肤覆盖物脱落引起的体表氨基酸损失。

Hurwitz等(1983)在研究火鸡氨基酸维持需要时,把氨基酸损失分为以消化道分泌液、黏膜上皮脱落为主的肠道损失;以羽毛、皮屑脱落为主的体表损失;合成肌酸酐引起的蛋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损失。其假定除了几种特殊的氨基酸不可逆代谢外(如脯氨酸羟基化,组氨酸甲基化等),组织更新没引起任何氨基酸净损失。但体蛋白周转过程中不同的氨基酸周转率是不同的,合成代谢对不同氨基酸利用率也有所差异,随着与氨基酸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不同,导致部分氨基酸氧化分解并最终以尿氮形式排出。贺建华等(1996)报道,研究成年肉鸭用于维持的氨基酸需要时,考虑以下氨基酸的净损失:肠道损失,皮屑损失,肌酸肌酐排泄带来的甘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损失(形成1mol肌酸肌酐需消耗甘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各1mol)。假设成年公鸭采食低氮饲粮时体重不发生变化,即处于维持状态,采食无氮饲粮时的排泄物氮损失即为内源氮损失。低氮饲粮用来确定肌酸肌酐排泄总量和皮屑脱落的氮损失。肉鸭用于维持的氨基酸的模式主要依据内源氮排泄量与皮屑脱落的氮损失的比例、成年鸭的内源氨基酸和皮屑的氨基酸模式(假定其模式与羽毛的相同)及肌酸肌酐的排泄带来的甘氨酸、精氨酸和蛋氨酸损失来确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羽毛 氮损失 肉鸡 品种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