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企业,回报桑梓”是中国式企业家的典型情结。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企业家捐资、办厂、建校、修路……用各种方式支持家乡建设,改善农村民生环境,为社会主义村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家如何更理性、更长效地助力农村发展?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湖南给力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建初向我们说起了 他的观点比起出钱出资他更喜欢亲力亲为,比起授人以鱼他更喜欢授人以渔。他用自己的力量回报桑梓,用产业的力量造福广袤农村。
近几年来,他的“三次下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次下乡:回家竞选小村官
于建初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企业家。
从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到创建湖南给力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拥有服装、文化、食品、矿业、新能源等多元产业的派力斯集团,于建初从未忘记回报社会、感恩桑梓。近几年来,他先后向贫困地区及家乡(桃江)捐资400余万元。
2006年,省委、省政府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政策。提出“万企联村、村企共建”,号召企业支持村建设。于建初听闻后,当即表态积极参与。
与别人捐资捐物不同,于建初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捐资捐物做个旁观者,不如发挥能量亲力亲为搞建设。”他决定,回乡竞选村主任!
当时,于建初已是一位声名显赫的作家、优秀民营企业家,又是长沙市作协主席、湖南省人大代表,工作非常繁忙。听闻他要去选村官,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他的妻子满脸抱怨:“平时就够忙了,还要大老远跑去管村子,身子受不受得了哦?”
于建初没有回答,对于竞选村主任一事,他已铁了心。
2006年11月,通过村委会海选,于建初全票当选为兴坪村村主任。他的就职诺言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个村主任我不当则罢,当就一定当好。三年内,保证使兴坪大变样。”选上村主任的当晚,他一宿未合眼,心里很清楚,挑战才刚上路。
二次下乡:筑巢引凤助发展
兴坪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均乏善可陈,常年以来全村经济基本停滞不前,村上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了外出务工,村庄变得越来越寂寥、冷清。
要突破困境,必须营造经济增长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于建初亮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招数。
2007年5月29日上午10时,兴坪村村委会大坪仍挤满了村民,大家喜笑颜开,伴着欢快的礼炮,兴坪村村建设示范村授牌及农业科技园启动仪式拉开 帷幕。省政协原主席刘夫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余一峰、益阳市领导陆国柱、陈菊芳、符定安、胡非清、伍晓芹等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村主 任于建初为推进该村村建设、促进家乡发展,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为建设好家乡,于建初煞费苦心,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发动在外兴坪籍人士出谋出力,共同发展家乡经济。
多种经营发展了起来,村办企业活跃了起来,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干了起来。
“幸福不仅在于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在于精神生活的满足。”于建初和村民们商量后,又着手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
村里定期办起了科学技术培训班,老师们的讲课让大家受益匪浅。学员于向东告诉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在我种的瓠瓜,都有以前两倍那么长!”
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村委大院建了起来,大院里乒乓球室、图书室、棋牌室、歌唱室、电脑室一应俱全,村民们一有闲暇,就到这里,翻翻书,看看报,上上网,下下棋。
文化广场热闹起来,早晨有人在打太极拳,晚上有人在跳舞;图书馆火了起来,不少村民学习热情高涨,写作的兴趣也日渐升温,写小说、写散文、做诗、对对 子……40多岁的温清泉每周都会投稿,每次收到稿费就邀上三五“文人骚客”下馆子切磋技艺。他自豪地说:“现在我大小也算个作家了!”
在新建18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里,64岁的五保户于国庆坐在椅子,一边晒太阳,一边吃着村葡萄基地产的提子。我们问他:“甜啵?”老人笑道:“再甜也没幸福甜!”“要不是于主任建起这敬老院,像我们这些孤寡老人哪能享上这样的清福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2-10-25/10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