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侧记


  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是我市文化惠民的其中一项有力举措。现在,给农民朋友们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送文化”,文艺演出常下乡、广播直播常下乡、电影放映常下乡、图书服务常下乡,这“四常”已让文化“种”在农民朋友的心中。

  我市策划开展的百场文艺下乡演出、百场广播现场直播、百部优秀影片放映等文化下乡“三百”惠民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并得到中央文明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肯定和推广,《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进行了报道宣传。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需要,我市还精心开展各类大规模集中下乡示范服务活动,把集中服务和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艺术扶贫、宣传文化中心户等,极大方便了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潜移默化育农民则是文化惠民的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市加快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不断推进县(市)城区影院建设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目前,我市已新建农家书屋430余家,10个县(市)已有数字影院5家,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今年还为农民朋友送上图书5万册,送戏470多场,送电影6400多场。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城乡结对,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一大变化,就是从村镇为主向城乡联动转变,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共建内容不断拓展,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延伸辐射。近年来,我市在县、乡、村深入开展推进村建设“部门做什么、乡村怎么办、农民怎么做”大讨论活动。在文明单位中每三年选派一批干部到经济相对薄弱的建制村任职。2007年至2010年,全市共有576名选派干部到576个村,累计争取到各类资金3.86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

  此外,我市还持续开展“城乡结对、共促共荣”、“城乡结亲”、“九进农家奔小康,共建和谐村”等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帮扶活动,全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结对村达91.3%。一方面,各级文明单位与结对村签订联谊共建书,在信息、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结对村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各级文明办通过开展群众测评,将结对工作列入文明单位动态记分等办法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与农民工子女结成服务对子,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是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又一延伸。团市委自启动“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结对活动以来,共与农民工子女结成300对服务对子,结对54所学校,结对农民工子女数达5019人。

  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助等帮助的同时,我市还开展“手拉手”爱心行动,举办“同在一片蓝天下”农民工子女书画比赛和“关爱农民工——‘爱自己、爱家庭、爱城市’心理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农村,我市还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定期深入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孩子感到温暖,远离孤独。在“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三明人”的倡导下,全市共有169所学校,25733名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也享受到读书成长的乐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结对帮扶 载体 相结合 橄榄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