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村建设上将着眼“五新”,即新定位、新标准、新目标、新样板、新举措。
◆新定位今后,我市村建设的方向定位是建设生态文明村,其核心内涵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建设以生态经济为支撑的物质文明,以乡风文明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以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政治文明。
◆新标准设立了以人居环境、生产发展、公益设施、生态文化、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的33条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这些标准既符合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又切合陇南实际,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新目标在巩固提高、完善配套已经建成的村的基础上,各县区每年新建不少于行政村总数5%的生态文明村,到“十二五”末力争使全市行政村总数的一半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新样板市委把望关乡徐罗村、杨店乡豆坪村、碧口镇李子坝村、永兴乡文家村、姜席镇晚霞湖环湖5村等已经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树立为全市学习的样板。要求今后生态文明村建设要学习借鉴以上样板村的经验和做法,走好四条路子:一是公益设施建设走政府扶持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以群众自力更生为主的路子,在政府适当给予资金补助的基础上,依靠全体村民进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房屋亮化,并逐步内化为群众自觉自愿行动和日常生活习惯。二是村庄建设规划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路子,设计力求因山就势、特色独具,不刻意追求“洋气”的山地人居。三是农村社会管理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路子,围绕打造村、培育民、形成新风尚、树立新形象的要求,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建立村规民约,照章办事,制度律人。四是产业发展走一村一品,强化主导产业的路子,不断培育和壮大经济林果,加强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新举措一是优先打造景区、郊区和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和铁路沿线的村建设示范村,形成区域联动、连片推进的村建设格局。深入开展以“村、民、新风尚、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新”竞赛活动,实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和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等“四改四化”工程,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建设的质量。二是集中财力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各县区财政每年分别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生态文明试点村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示范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其中2012年新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60个。与此同时,2012年市级财政筹措1000万元,各县区配套资金,完成村规划设计和图集1000个(包括村落基本建设风格式样及单体户型设计等)。三是严格实行考核管理。制定《陇南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和《陇南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年终进行严格考核并实行奖惩。 (市委农办供稿)
核心提示市委、市政府立足市内生态环境良好、立地条件差异大、民俗风情各异、经济欠发达的市情,紧扣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对全市“十二五”期间村建设确立了新定位,创立了新标准,设立了新目标,树立了新样板,建立了新举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1-23/10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