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一份规划成就一个新农村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黑龙江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这里天蓝水清,稻米飘香,是闻名遐迩的生态农业区。然而,就在1999年,新庄村还是五常市最穷的村,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多元,外债却有170多万元。2010年,新庄村是黑龙江省最富有的村庄之一,人均年收入达9300元,集体积累1093万元。

  提及10多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夸村支书刘清泉,而刘清泉却向记者讲述了新庄村与东北农业大学师生们的10年“情缘”。

  “是东北农大把我们从泥潭里拉出来”

  2000年,刚刚上任的村支书刘清泉带着村干部到省城哈尔滨参观农业博览会,巧遇东北农业大学在会场宣传给各级政府作规划。刘清泉听着听着如醍醐灌顶,开了窍,立刻去找农大要求给他们村作规划。当时的副校长祖伟一听就乐了:给市里作规划,给县里作规划,从来没听说一个几千人口的小村子也要作规划!但刘清泉那恳求的目光、真诚的愿望,最终打动了祖伟,并一口应承下来。

  为此,学校找到王宏燕老师,说有个村子要作规划,你接不接?王宏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去找了刘清泉,问他:“你想搞个短期的规划,还是长期的?”刘清泉毫不犹豫地说:“我要搞长期规划。”

  王宏燕在荷兰留学期间学的就是生态农业,那时国内热心于此的还不多。她从刘清泉的回答里感到这是一个立志改变农村面貌、有抱负的村支书。于是,她在学校的协调下,组织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专业的师生,一起调研,帮助新庄村制定了一个包括绿色种植业、饲料业、畜禽粪便综合开发等5个部分的村级生态农业规划书。

  2002年制定规划,东北农大博士团进村进行指导,这件事情成为当年媒体追逐的新闻。2004年,新庄村还清全部债务,成为全省村建设的50个试点之一。刘清泉说:“是东北农大把我们从泥潭里拉出来。”

  如今已经是东北农大博士生导师的王宏燕深有感触地说:“10年了,我每年都带学生去新庄村,我带的第一个博士生,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2008年毕业后就想当村长。当时没相关政策,他就选择去了农场。”

  赵伟2006年报考了王宏燕的博士生,正赶上王宏燕在给新庄村作第二个规划――打造有机农庄,搞有机水稻。赵伟还没有正式上课,王宏燕就把她带到新庄村。种植有机水稻,“培肥”是重要环节。赵伟就在新庄村的地里上了第一堂博士生的课。她的博士论文就是《培肥》。现在,赵伟又带着她的学生继续去新庄村了。

  2005年,刘清泉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批“村村大学生”,走进了东北农大校园。毕业回来,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事不但举双手赞成,还主动组织了许多活动。2010年,刘清泉提议,让东北农大学生参与创办一张村报。

  一张村报让大学生和农民心连心

  不善言谈的刘刚特别怵与人交往,采访时他就这么腼腆地坐着,半天不讲话,手里摆弄着几份报纸。于是,记者就与他谈起了这份也许是世界上最小的报纸――新庄村和东北农大合办的村报《科教兴村信息报》。刘刚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大学生们创办的这份村报始于2010年,对开八版,不定期出版,农忙少出,农闲多出。11名大学生志愿者负责采、编,刘清泉和东北农大的老师负责审稿。版面完成后,学生用电邮发给新庄村,再由村里印刷发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生态农业 积累 农业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