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义乌农村“空心村”改造破冰 盘活农村建设用地


   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空心村’被拆除后,这里比以往开阔不少,我的心情舒畅了。”9月24日下午,站在家门口,义乌市上溪镇仇宅村村民吴根坚跟记者说。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场“空心村”改造正席卷义乌整个农村。有农村问题专家将此视为破冰之旅。

  从今年开始,义乌全市500多个村庄将分批改造“空心村”,盘活农村建设用地200万平方米以上,一些困扰一二十年的“三农”问题迎刃而解。为此,义乌财政按进度将拿出数十亿元专项资金。

  今年,义乌确定29个村改造“空心村”,预计盘活农村建设用地4万多平方米。

  【建新房的梦想实现了】

  仇宅村离义乌城区30公里,四面环山。在这10多年时间里,吴根坚为一桩事而苦恼:一直想建新房,但一直都无法实现。

  陪同记者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新盈说,目前,吴根坚所住的房子占地面积只有50平方米。三层楼房,一楼做厨房和客厅,二、三楼做卧室。每逢有一群客人上门,吴根坚就要为他们的住宿发愁。

  更令吴根坚揪心的是,他的儿子已27岁,在农村已是大龄青年,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对象。

  “谈了几个,对方或她们的父母一听说我家还窝在50平方米的旧房,没建新房,都打起退堂鼓。”吴根坚说。

  今年,仇宅被列入义乌首批农村“空心村”改造村,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第一个报名要求将祖上留下的破旧房子列入改造对象。

  8月,几辆挖掘机开进村庄,将吴根坚屋前屋后的破旧房子推平,露出数千平方米的一片空地。

  村党支部书记周新盈说,吴根坚可享受建新房的政策。同时,原住房的屋前屋后,将空出一条大路。“原来这一带连摩托车都进不了,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改造后就不一样了。”

  【推动孤寡老人集中供养】

  义乌佛堂镇平望村也是义乌首批农村“空心村”改造村之一。前天下午,趁着快要下山的夕阳,77岁的宋光金坐在一片破旧的老宅外晒着太阳。

  “这片老宅2000平方米,跟他一起住在这里的,还有4名老人。要说面积,他们比城里居民住的不知大多少倍。这其实是一种大浪费,隐患也不少。”村委会主任宋永青说。

  宋光金老人家的二楼是柴房。屋顶的瓦片不少已破碎,一到下大雨,水流如注。

  宋光金说,这是他最提心吊胆的时候,轻易不敢上楼梯半步。

  此时,村干部就要将宋光金“请”出老宅,并雇人看守老宅,生怕它倒塌危及无辜。

  在“空心村”改造过程中,平望村已将这片老宅列入拆除对象。村里将给这里的孤寡老人建立三合院式的公寓,集中供养。

  “如果靠我个人的力量,我已造不起房子。我要感谢村干部,以后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宋光金说。

  “盘活的建设面积,我们将用于绿化,安排一二十年没有建房的住房困难户建房。”村委主任宋永青说。

  【村庄为何“空心”?】

  据记者了解,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义乌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开始融化,全市城市化率年均新增3%以上,每年都有数万农民摇身变为“城里人”,其中部分农民已在城里买了房子。一些村庄问题专家指出,不少村干部和农民对乡村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全村规划一盘棋的观念淡薄,认为“规划规划,不如用手比画”。

  新建房布局杂乱无章,都挤到村庄外围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时间一长,老村就逐渐变“空”。

  同时,一户一宅的宅基政策没有落实好,修了新房不拆老房,占了新基不退老基,使村内不少旧宅基闲置而无人管。

  此外,还有的农民有宗族和迷信的观念,认为老房子是祖宗留下来的,住和城里一样的房子不习惯或宣称风水宝地,不敢拆或不愿拆。

  义乌农办建设科科长鲍小龙说,在义乌农村看到的大多新房都是1994年前率先富裕的农民建的;1994年后,义乌农村基本停止宅基地审批。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已出现8000多户农村住房困难户。

  【义乌拨动政策杠杆】

  今年年初,义乌制定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明确义乌“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力争至2015年,80%以上的农村创建成为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破碎 专项资金 绿化 大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