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加快梯田建设 推动农村发展


  中共通渭县委 通渭县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尊敬的陈部长、刘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通渭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作一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加快梯田建设,推动农村发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2912平方公里,耕地232万亩,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万人。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降水量380mm左右,年均土壤侵蚀模数8100吨/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十年九旱、十年九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增收缓慢。为此,我们坚持把兴修梯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防旱减灾、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路子不动摇。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们抢抓甘肃省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我县被列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的难得机遇,按照刘伟平省长和各级领导检查工作时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梯田建设高潮。五年多来,新修梯田33.5万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525公里,营造水保林14万亩,建设淤地坝28个,新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46平方公里,减少土壤流失量77.5万吨。目前,全县梯田累计达110万亩、占总耕地的47%,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355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随着农业税费取消、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资金难筹措、劳力难组织等问题开始凸显,我县梯田建设曾一度陷入困境,干部群众对修建梯田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梯田建设工作,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责任制和督查组常年督查机制。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抓督查、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梯田建设中的问题,形成了责任明确、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工作落实机制。各乡镇严格实行科级干部包点责任制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行政领导定任务、定筹资、定时间、定奖罚,技术干部包规划、包质量、包软件、包验收,确保了梯田建设责任到干部、工作到农户、面积到地块。2006年以来,县上根据考核结果,累计发放梯田建设奖金90多万元。同时,一批扎根基层、在梯田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二)充分发动群众,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召开会议、印发资料、算账对比、树立典型、现场培训等措施,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梯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以农民“一事一议”筹资为主,采取国家补一点、地方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保障了梯田建设的顺利开展。在各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由村民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的办法组织群众兴修梯田,包括规划选点、筹资筹劳、雇用机手、资金支付、质量监督、修建后重新划分到户,每个环节都有群众代表参与,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群众满意。为解决部分群众筹资难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协调县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向农户投放小额信贷;一方面提出“一人赴疆拾花两个月,全家当年实现梯田化”的号召,组织群众赴疆拾花挣钱筹资。2006年至2008年,组织群众自筹资金4440万元,新修梯田16.5万亩。2009年以来,我们将国家、省上下达的梯田建设资金与涉及农户的其他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捆绑使用,争取项目资金3604万元,群众自筹3180万元,新修高标准梯田17万亩。

  (三)坚持科学规划,实行综合治理。按照整体规划、综合治理、连片开发的原则,对全县的梯田统一标准、科学规划,严格按照“等高线、沿山转,宽适度、长不限,大湾顺势、小湾取直”的要求,打破村界、组界、户界和地界,整山系、整流域规划和建设。在具体标准上,坡度小于10度的田面宽度不少于30 米、小于20度的不少于20米、20度以上且宜修梯田的不少于15米。在组织形式上,坚持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在修建方式上,实现了以人工修建为主向人机结合、以机修为主转变,秋季修建为主向春秋结合、常年施工转变。在治理模式上,按照“山顶林草戴帽、山腰梯田系带、沟底塘坝穿靴”的要求,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实现了地平、山绿、路通和水不出地、泥不下山。特别是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区――长川流域的8村980户中,完成投资1326万元,新修梯田2.1万亩,造林2360亩,新建农路72公里、淤地坝3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取得了项目区内“道路整体贯通、产业整体布局、生态整体治理、面貌整体改善”的良好效果,切实改变了当地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梯田 水土流失 耕地 马铃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