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泸州:合江县实录乡“点线面”结合给力新农村建设


  四川新闻网泸州3月22日讯:3月18日,四川省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提出,奋力推进示范片建设“两年见成效”,为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党委、政府在新的一年有啥举措呢?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合江县实录乡感受到了干部群众建设村的激情。

  合江县作为2009年申报的全省52个省级村示范片之一,涉及四个乡镇22个村,实录乡有五个项目村,在2010年,项目村基本实现了“产业集中连片、新村农房特色明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民自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目标,在全县三江省级村示范片建设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2011年,我们将对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实现。”实录乡党委书记赵明贵一句话概括出了今年奋斗目标。在他的描述下,实录乡迈向村建设的路线图逐渐清晰。

  理清思路,“点线联网”给力村。“2011年,我们继续将推进三江省级村示范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一个重要载体,继续突出“做强荔枝产业、共建美好家园”这一主题,以农房为点,以公路为线,以产业为面,重点打造五点、两线、“六网”,帮助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全方位推动村建设,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赵明贵介绍。

  农房建设,培育亮点。在三江省级村涉及到的五个村建设功能齐备的村民聚居点,按照“1+6”模式,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和幼儿园建设,将聚居点打造成村民居建设示范亮点,并逐步包装示范片内的农房,将农房点缀在示范片中。

  延伸辐射,连点成线。通过农房建设为点,向外延伸辐射,以公路为纽带将各村连点成线。全乡工作布局和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两条公路线上,一条是沿走马滩—三叉路—马炮井—黔鱼洞电站,该线在公路视线范围内残次林全部砍掉来发展荔枝,突出产业发展、村庄及风貌包装、公路硬化等;另一条是从马炮井到阳棚坳,集中成片发展荔枝产业和项目建设。精心打造实录乡十公里荔枝长廊。

  扩线构面,“六网并举”:即发展荔枝林和林下种养网(简称林网)、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和服务网。营造林网:在整个村建设的面积内,发展以荔枝产业为支撑的林网和林下种植养殖网,全乡残次林改造3600亩,发展荔枝9000亩,荔枝管护3000亩,林下作物 5000亩,养猪大户400户,林下养鸡3000只,按照“砍掉低效林、成片栽荔枝、林下种蔬菜、饲养优质猪”的“果—菜—猪—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 “以荔枝产业为龙头,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以短养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兴修路网:以公路和入户大路为主,在五个项目村硬化公路9.4公里,建泥结公路7公里、入户大路7公里,形成出入方便快捷的路网建设;建设水网:依托支农项目资金,在五个项目村整治山坪塘20口,修蓄水池45个,新修渠道4公里,建提灌站2座,还依托投资1千多万的凤鸣实录供水工程,将供水管网接入聚居新村;改善电网:五个项目村全部实施电农网改造,提高农电使用效率,针对聚居点用电负荷大的问题,村民聚居点将新安装变压器满足用电需要;新建气网:除鼓励养殖户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外,还准备对村民聚居点接入天燃气;织服务网:主要编织干部联村服务和科技服务网。在五个项目村除按县上要求选派副科级后备干部、科技人才、优秀大学生到项目村挂(任)职外定向服务外,还组建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服务村,为农房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服务,让农户在专合社指导下按标准组织生产,走“专合社+基地+农户(业主)”的路子。“1+6”模式下的支部和六个中心全部围绕服务村开展工作,为农户提供科技咨询、物资供应、劳务信息服务等,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层层抓落实,在人才资源、资金筹集、运作机制等方面服务“三农”。赵书记说:“三分栽种七分管,荔枝还是先拿给专业人士培育更好,今年仅觉悟村苗木专业合作社就托管了荔枝 1500亩。”

  痛下决心,自加压力冲刺村。2011年,实录乡党委、政府除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外,还痛下决心,力争所有工作在前三季度完成。“今年的村建设将超县上的任务分配到村,通过努力,将项目村建设成为荔枝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人居环境治理的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展示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基地、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基地。”这是实录乡乡长龙昆君在年初的人代会上向代表们的承诺。首先,在任务分解上自加压力,如成片改造残次林,县上目标任务是3600亩,实录按6000亩下达任务,成片新载荔枝任务是6000亩,实录乡按9000亩分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荔枝 低效林 蔬菜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