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十一五"梧州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总额比"十五"增三倍


青山绿水环绕农家小楼,鱼塘水田星罗棋布,新修的水泥路穿行其中,为地处偏僻角落的乡村架起了致富路。“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9.7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3倍之多,五年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新增1360.975公里。

农村公路带动一批专业村

农村公路发展全面促进了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开发,受益于农村交通的便利条件,我市一批农作物资源丰富的村镇逐渐形成产销两旺的农副产品专业村基地,岑溪市平安镇治垌村就是其中一个村。

走进治垌村,四面环山的村道旁,一排排整齐的原生态鸡舍、一栋栋水泥楼房映入眼帘,从中不难感受到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修到了冶垌村。所谓路通财通,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在外务工的村民回乡创业,村里的致富能人傅泽义就是其中一个。

2005 年傅泽义返乡,凭借他在广东累积的养殖经验,投资3.5万元在自家的八角林地里开辟了首批3500羽三黄鸡的养殖场,创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新路子。傅泽义的成功引得村民们纷纷前来向他咨询请教。很快全村就有39户村民加入养鸡行业。目前,像傅泽义一样规模的养殖场在治垌村随处可见。全村养殖岑溪三黄鸡逐步形成规模,仅岑溪三黄鸡养殖业,全村农民养殖纯收入30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达1000多元。

除了冶垌村外,苍梧县大坡镇育民村沙塘种植专业村,岑溪安平镇黄沙村“三黄鸡”养殖基地,藤县濛江镇健良村“黑叶荔”种植示范基地,藤县和平镇和太平镇无籽西瓜种植集中区等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区的形成和发展均得益于农村公路的硬化工程,年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居住、环境、卫生、教育条件的改善。

农村公路发展促进了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道路状况,“十一五”期间我市岑溪市吉太漂流、藤县石表山风景区等一批特色旅游产业相继建成并投入营运,取得了良好效益,增加了当地村民就业的机会,拓宽了收入渠道。

村民自掏腰包建村道

路是连接村与村、村与外界之间的重要通道,一些农村地区落后的道路和陈旧的路网结构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为了农村公路更加便捷、畅通,“十一五” 期间我市给10个乡镇、 309个行政村通水泥砼公路、96个行政村通砂土公路,新增渡改桥38座1669米,全市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已基本修通公路。

受建材价格持续走高影响,我市农村公路项目造价一直居高不下,通乡油路招标价从 2007年50万元/公里左右提高到目前80万~100万元/公里(四级)、通村硬化路从28万元/公里左右提高到35万~40万元/公里。“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厅安排的11.5亿元投资总额中,除上级补助6.7亿元外,需地方自筹4.8亿元。

苍梧县岭脚镇福传村就是一个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建设村道的好例子。2008年,村民集资100万元建设了一条长10公里的村道,使水泥路连接到村民家门口。福传村村委会主任吴三发说:“修路是村里几代人的愿望,倡议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修建村道时没花一分人工钱,就连修路使用的搅拌机,都是在外地搞工程的村民拉回来的。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些村民还砍掉了有十几年树龄的龙眼树。于是,一条原本规划只有1米多的村道拓宽到2米多,村道两旁还种上了风景树。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将主动适应城际间、城乡间、乡村间人流、物流快速增加的需要,推进农村公路乡镇“通畅”和乡村“通达”工程,优先考虑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以及危桥改造和桥梁建设,适时启动部分乡与乡之间联网公路、自然村通公路和乡村道连通工程。力争2015年全市三级、四级及等外公路达到5000公里,晴雨通车率 100%,明显提高农村公路路网密度和县乡村通达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林地 八角 特色优势产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