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辽宁省县域经济拉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


我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县域经济异军突起,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实,村建设如火如荼,“三农”事业稳定发展,呈现出“村喜盈门”的喜人景象———

县域经济拉动村建设全面提速

2010年,是“十一五”收获的一年,也是辽宁县域经济“一飞冲天”的一年。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7个县级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单;“东北30强县”中,我省有16个县(市)上榜,不仅占有半数以上席位,而且包揽了前5名。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布局上,“辽宁现象”令世人瞩目。短短几年间,辽宁县域经济已经从过去拖全省经济后腿的“短板”,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

“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县域经济作为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县域经济异军突起,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尚不足 3000亿元,到了2009年,提升到6703.6亿元,同比增长2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预计今年将实现8500亿元,年均增长 23.4%。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我省农业经济和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惠农政策给农民更多的“真金白银”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一直是困扰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作为工业大省,不补齐这块“短板”,就无法实现辽宁经济的腾飞和农业的进步。“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辽宁实际,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强调,要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发展县域经济是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加快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提升我省县域经济比重,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长陈政高指出,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动摇、不走样、不懈怠,狠抓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项重点工作,闯出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的经验,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多予、少取、放活”,“十一五”期间,我省严格按照这“六字方针”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这五年,是我省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的完善时期,向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十一五”的前4年,从中央到地方对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的财政投入达到613.6亿元,今年的支出预算安排达到130.7亿元。

直接面对农民的农业补贴制度,让农民亲身体验到了惠农政策如“真金白银”般给他们带来的实惠。2005年到2009年,全省仅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就超130亿元。今年新增农业农村贷款达到500亿元以上。

强农惠农政策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助推器”,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将再上新台阶,44个县(市)经济的发展速度高出全省平均增速的一倍,全面超额完成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1%,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5%,可以确保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工业大省”昂首迈进“农业大省”行列

“十一五”以来,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以崭新的姿态跃上了更高的起点。一批重大农业基本建设工程陆续启动,农业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流通、安全、监督、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台阶,达到1302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3.8%。

粮食总产、单产连年提高,取得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成绩。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60万吨,提前两年完成规划任务,粮食单产409公斤/亩,比2005 年亩增产28公斤。全省新增设施农业5.9万公顷,总面积达到43.5万公顷,产值达到334亿元,日光温室占地面积27.2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一位。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高效农业迅速发展,全省已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894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32个。

我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粮食列全国第12位,位列全国主产省行列;肉类列第7位;水产品列第6位;禽蛋列第4位;奶类列第8位;蔬菜列第8位;“十一五”前四年,全省粮食年平均产量达到1785.6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211.8万吨,增长13.5%,我省已跻身全国“农业大省”行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