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争取尽早实现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发挥银行金融机构的承保能力,金融机构参加存款保险,将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有利于形成有效的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和市场退出机制。而且,存款保险的有限补偿制度,也有助于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该项制度,实际上已在我国讨论和策划多年,应尽早出台。

  四、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财税等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力度。目前农村信用社60%以上贷款利率处于1.5~2.3倍基准利率之间,2005 年试点的7家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加权利率为基准利率的3.03倍。利率的逐步放开,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金融格局,有利于金融机构根据成本覆盖风险原则,合理定价,实现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增加支农资金供给,提高借贷者贷款的可获得性。应尽快放开利率限制,尤其是农信社贷款利上限,实现利率能覆盖经营风险和成本。

  另一方面,为了使借贷者所实际承受的贷款利率不致过高,则需要采用增加金融机构适度竞争,增加金融供给和运用财税、货币、监管政策等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以降低它们的经营成本和提高它们的管理能力。

  五、支持和扶持公益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和贫困村资金互助项目的健康发展。对公益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和贫困村资金互助项目这两类扶贫类小额信贷组织的支持扶持,有利于服务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和农村中低收入、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体系得以真正建立,应区别两类机构的具体情况,切实予以鼓励扶持。目前,推动这两类组织机构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借鉴孟加拉政府支持的著名批发小额信贷机构PKSF等的成功经验,中央财政可以设立一个2亿元的专项基金(未来可作为吸引其他资金的基础),委托涉农金融机构管理,组成由各相关人士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管理规定,即可有效缓解上述扶贫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难题。

  六、培育发展农业保险、期货市场,设立农业投资基金。发展农业保险,应加快推进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改进中央财政补贴办法;尽快解决农业保险的再保险问题;建立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险企业共同参与的巨灾风险准备机制;增加农业保险公司的有效供给,支持专业农险公司和互助保险机构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等。

  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形成公开透明和权威的定价机制,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研究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农业产业化,重点农业建设项目等。逐步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

  七、实行分层分类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有效防控风险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对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针对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技术、手段和方法,设立科学的风险容忍安排和实施单独考核,建立尽职免责制度。加快构建小额贷款公司、公益性扶贫小额贷款组织、民间信用合作互助组织等机构的中央和地方分层分类监管体制机制。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谁处置风险”的原则,调动中央、省、地市和县级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防控风险和推动农村金融的活跃繁荣和健康发展。

  杜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兼任陕西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科院扶贫小额信贷实验项目"扶贫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领域是小额信贷、扶贫、农村金融问题。主要学术著作有《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中国小额信贷十年》、《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可持续发展 相结合 定位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