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壤塘,青山绿水间,一条条乡村公路穿村联户,一幢幢藏式风格新居拔地而起,一户户藏家乐相继亮相……今年,壤塘县抓住民生优先发展主题,全力推进牧民定居、“三百”示范等民生工程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壤塘农村美如画。
人居环境靓起来
“能够住上有水、通电、能洗澡的定居房在以前只能想一想,可是在今天竟然变成了现实。”走进青山环抱、绿水绕流的壤塘县吾依乡克久牧民定居点,村支书阿旺笑逐言开。他介绍,过去这里只有2户人家,牧民定居行动实施以来,更多的牧民在这里建起了永久性住房,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而且村里还建起了卫生室、停车场、图书室、篮球场等公益设施。
刚搬进新居的托拉兴奋地说:“一楼开小卖部,二楼住人。房子宽敞明亮,比乡干部的房子还巴适。”
住房条件的改善,人居环境卫生也焕然一新。记者行走在各个乡村看到,不少村子修建了垃圾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中显眼处刷写着“爱护环境、远离疾病”等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在克久定居点,宽阔整洁的街道两旁,每隔10米设有一个垃圾箱。
据悉,今年该县将完成11个乡、27个点的定居房建设,解决1961户9805人的定居。全力打造壤柯镇、中壤塘乡、蒲西乡、南木达乡、上寨5 个特色魅力乡镇;蒲西乡尤日村、吾依乡吾依村、岗木达乡明达村、章光村、宗科乡加斯满村、石里乡中达石沟村6个幸福美丽家园村寨;中壤塘乡壤塘村、依根门多村、南木达乡南木达村、蒲西乡大伊里村、吾依乡壤古村(克久点)5个精品旅游村寨。
百姓腰包鼓起来
蓝天下,一顶顶洁白的帐篷点缀在草原上。进入6月,来牧家乐的游客逐渐多起来,面对火红的生意,牧民泽郎的心里美滋滋的。原来,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的泽郎抓住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机遇,建了新居,兴办了牧家乐。据了解,在壤塘县,已有不少像他这样的农牧民开始从事起了二、三产业。
壤塘县定居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最根本就是让牧民群众移得来、住得下、富得了。为此,壤塘县着力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和项目倾斜安排,重点加快定居点配套产业发展,优先发展有利于牧区生产方式转变和长远发展的各类产业,确保牧民定居并乐业:大力发展“藏家乐”、“牧家乐”等家庭式休闲场所;合理开发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主的生态旅游,统筹协调,提前谋划,把牧民定居点建设和“三百”示范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后续发展,解决牧民后顾之忧。按照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要求,把培育特色优势农牧产业,扩大产业规模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扩大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目前,壤塘县已建优质青稞生产基地5000亩,马铃薯高产基地52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2000亩,高原优质油菜基地 600亩,加快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和人工种草、优良牧草种植技术推广。
农村交通快起来
“这条路经过加宽拉直,建成了柏油路,到县城只要3个小时……”上杜柯乡牧民索郎板说起道路建设,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上杜柯乡是壤塘县最偏远的乡之一。过去由于道路不畅,群众进县城需要几天时间,畜牧、药材、农副产品卖不出去,想要的物资买不回来。
近年来,壤塘县通过大力实施乡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有效解决了山区农牧民“行路难”问题,全县仅去年就投资2836万元修建了通村公路153公里,水泥桥、索桥6座,小桥涵56个。今年还要投资1个多亿实施阿两路县城至黑桥段续建项目,同时加快壤塘至青海(班玛)、县城至团结桥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这些工程完工后,将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网络,促进农牧民增收。
通畅的农村道路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农牧民采挖的药材当天就被客商收走;以前只能靠肩挑、背扛出售的畜、农产品,如今自有商家上门收购;上壤塘乡境内风景秀丽的海子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无人问津,公路贯通后,这里的游客一下子多起来,带动了周边商贸业,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使大量商品也源源不断流向农牧区,使这里群众的生产生活越发变得多姿多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0-08-02/10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