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村容村貌与现代烟草农业相辉映
凤凰窝村众诚烤烟专业合作社分小组统一进行农事操作
烟草在线据玉溪新闻网报道 云南省峨山县岔河乡河外村委会凤窝村民小组,是一个山区彝族村寨。地处低热河谷,海拔1313米,年平均气温17℃,降雨量900毫米,河西公路穿境而过,具有发展烤烟、畜禽、经济林木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村59户219人、有120个劳动力,耕地275亩,人均1.26亩;林地3179.7亩,森林覆盖率86%。今年以来,凤窝村扎扎实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了烤烟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达到了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两个效果,构建了专业化服务、生产技术和生物综合防治三个体系,建成了烟水烟路、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养殖小区四个工程。预计到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将突破100万元,其中烤烟30.5万元,畜牧业收入23万元,除虫菊20万元,务工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比去年增加400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凤窝村充分发挥丰富的山、林、水和土地资源优势,抓住红塔集团打造玉溪香味型生态烟的机遇,围绕增收调结构、依托烤烟建产业,按照“一村一品,发展多种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以提高群众收入为主要目标,以组建烤烟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的股份合作发展模式,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产出与分配机制,走农业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在组织生产、经营管理、资源利用、收入分配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促进了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初步形成了集现代农业、田园经济、彝族文化风情为一体的村雏形,对周边村组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创新组织形式 组建专业合作社
凤窝村在认真总结近5年来烤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主体、经济效益为中心、合作发展为纽带,依托自我教育、相互带动的组织优势,以农户自愿、平等、互利为原则,积极探索自愿入社、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组织方式。全村41户农户于今年4月自愿组建了生产、经营、管理、利益一体化的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选举产生理事长1人、理事2人,会计、出纳和监事各1人。合作社的组建,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户依靠村组干部催收催种、被动种烟的状况,推动了烤烟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管理,为挖掘烤烟生产内部潜力、促进烤烟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创新经营方式 化解管理难题
今年以来,凤窝村为了推动烤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按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的原则,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农户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由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在生产布局上,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进烤烟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管理,烤烟生产由过去的零星种植转变为集中连片,将入社农户的耕地划为4个片区,连片集中种植烤烟最大面积84亩。
在生产环节上,村民由农民变为“职工”,合作社根据生产环节特点,因事设岗,择优选人,优化组合,注重发挥个人特长和专长,分别组建育苗、机械、植保、采摘、烘烤等5个专业作业小组,在烤烟育苗、移栽、施肥、灌溉、除虫、封顶打杈、采摘、烘烤等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实施。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解决了烤烟生产管理的四大难题。
解决了科技推广难的问题。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烤烟生产,全面推进了烤烟生产科技措施的落实,积极推广有机肥,大力推进烤烟病虫害的防治,按照绿色食品1A标准组织生产,实现了“10个100%”:即烤烟生产100%隔年轮作,100%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100%统一茬口作物,100%漂湿育苗,100%测土配方精准施肥,100%秸秆还田,100%落实“深耕深翻高起垄、高茎壮苗深栽、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关键适用技术,100%病虫害综合防治,100%化学抑芽,100%成熟采收。
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合作社统一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统一生产交售烟叶,不仅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而且增加了烟农收入。专业合作社与未入社的普通农户亩均烤烟种植成本比较,专业合作社加大肥料投入力度,亩均投入212元,比普通农户增加投入59.2元,增长38.7%。但专业合作社亩均成本只有1347.5元,比普通农户减少投入221元,下降14.1%。其中农药投入26.2元,下降68.2%;烤煤190.6元,下降19.4%。专业合作社烤烟亩产量157.9公斤,比普通农户增产39.4公斤;均价15.82元,提高0.76元;产值2498.68元,增加716.84元;纯收入1151.18元,增加937.94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2-18/10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