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小屯兴办“乡村游”四季洋溢“农家乐”


  宾县宾州镇二龙山村马家屯,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二龙山。

  过去,游人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破破烂烂的马家屯。这让二龙山大煞风景,也让当地政府头疼。而今,宾县通过政府完善基础建设,引导农民顺势而为,家家办起了“农家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马家屯成为宾县“乡村第一游”。

  今年冬天不“猫冬”

  家家忙着“农家乐”

  马家屯村民李福玉家只有5亩地,“一袋烟的工夫就收了秋”,往年这个时候早就猫冬了。而今年却不同,他家“响应上级号召”,投资3万多元,将三间正房进行了装修改造,引进了上下水,还修建了室内水冲厕所,拆掉围墙、搬走柴垛,在门前挂上“李家小院”的招牌。“十一”过后,他家住进一支施工队伍,包吃包住一天消费近300元。一个来月的净收入,超过他全年种地收入。

  与李福玉相比,村民吕万成可谓大手笔。他投资10多万元,在原来的“楼座子”上又接了一层楼,小二楼的正面用油漆木板装饰,一层为饭店,二层为旅店,一次可容纳40人就餐和15人住宿。开业一个月以来,天天收入1000多元。

  吕万成说,不但是天天进现钱,屯里的房产也增值,少的一两倍,多的都说不准了。

  马家屯有120多户村民,像李福玉、吕万成这样正式营业的“农家乐”有60多家。吕万成说,秋收后一段时间是二龙山旅游的淡季,前几天下的第一场大雪,宣告马家屯的旅游旺季来到了,收入肯定会成倍地增加。

  家家门前柏油路

  老事老景吸引人

  要问“农家乐”给马家屯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村民都会答“走路和上厕所”。

  马家屯村民以种地和畜牧养殖为主业,屯里环境多年“脏乱差”,几条小土道儿被杂乱无章的建筑挤得七扭八歪,畜禽粪便更是随地堆弃。

  “农家乐”首先要改善村屯环境,最重要是修路和安装上下水。宾县、宾州镇领导一做工作,村民们便举手赞成:“先不说挣钱,走好路还享受上下水,哪条都能提高生活质量。”村民们拆除碍事棚厦截弯取直,县、镇投资300多万元,使马家屯家家门口通过柏油路、用上上下水,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屋里上厕所了。

  大环境焕然一新,小环境自觉改善。村民们量力而行,粉饰屋面、购置餐饮用具、研究农家食谱,家家跃跃欲试。

  “农家乐”不但是吃住,还得“看和拿”。马家屯为此恢复了“生产队”、“青年点”和“大粮仓”,“招商”建起了豆腐坊、酒坊、马掌炉,看完实物还能看马家屯屯史展。通过这些“老景老事儿”,游人就大致了解了东北农村的发展史。

  按照规划,明年,马家屯的600多亩耕地将基本开辟成绿色农作物采摘园。那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可以游进二龙山、吃住马家屯、采摘大农田了。

  政府引导加帮扶

  农民增收有门路

  “马家屯农家乐是宾县旅游业的试验田,就是将农民增收与景区建设、村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宾县二龙山、长寿山、香炉山、大顶子山‘四山乡村游’新产业。”宾县县委书记马旦曰道出“打造马家屯”的初衷。

  今年春夏,宾县两次组织人员到成都等地区考察“农家乐”,借鉴南方成功经验,决定将马家屯列为“农家乐旅游项目试点”,原则是“政府扶持引导、农民顺势而为”。

  马家屯位于二龙山风景区内,村民长年在景区打工,因此对旅游业并不陌生。而与马家屯不远的小马家屯,近年来就是靠农家旅店饭店这一招儿,成为城里人进山必到的消费场所。

  村民李福玉就经常到小马家屯“打杂”,他也想照葫芦画瓢,但一想“屯里埋埋汰汰、城里人进不去”就泄气了。马旦曰对此评价说:“农民增收不是没有门路,所差的就是需要政府扶上路。”

  马旦曰认为,扶持就是将农民一家一户门前的道路、上下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通过政府、企业等部门单位包扶帮建方式完成。引导,就是对农民进行旅游业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其解决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在试验过程中,除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外,农民对自家房屋庭院的修缮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本钱干多大的买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畜牧 大雪 粮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