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河北临西万庄村:和谐在这里延伸


      王殿明向我们解释道,"和"意喻"和谐、和美、美满、幸福",是世上美好事物的浓缩。这也使他想到以"和"为理念,建立"和"的大观园--"万和宫"。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殿明指着村口高高伫立的一个"和"字,向记者诠释了他们对"和"的理解。他接着又说,"这就是我们万和宫的标志。社会主义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块,光靠政府有些杯水车薪,我们万和宫就是要用一些文艺的形式作为载体,向附近的村子及村民们,介绍、宣传一些文化和理念,使它成为农民心灵沟通的桥梁,形成和为真、和为善、和为美、和为贵的共识,形成城乡、村镇、邻里、家庭与人际和谐融洽的局面,使万和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呼应,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王殿明道出了他在万庄建设"万和宫"的想法。他称,在自己的故乡着力打造中华特色"和"文化建设的实验基地,除了历史的原因,也是顺应时代的呼唤。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庄现象"是当今村建设中富有时代特征的现象,是民营资本直接介入村建设的现象,是社会公益与产业化投入双重意义俱在的新苗头、新现象。燕山大学王明霞博士经过考察认为,这在河北尚属少见,具有典型引路的意义。

     新兴的人文之都

      万和宫仿佛是一座新兴的人文之都!她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气势恢宏的人文景观浑然天成。走进万和宫,处处风光秀美景致宜人,楼台亭阁、石椅碑林处处传递着和谐的文化气息,时时闪烁着和谐的耀眼光芒……无不令人神为之动,情为所感。

      欣赏万和宫,不仅可以欣赏她博古览今融会中外的建筑格局,此中还有令人感染和启迪的美术和设计,使人对万和宫的欣赏超越了对建筑理解。比如孔融让梨,负荆请罪,岳母刺字,玄奘西游,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里诗词歌赋、经融百家,孔子、孟子、关汉卿、陶渊明乃至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里的雕塑、碑刻、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充分体现了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弘扬和谐的理念,构成和而不同、包容多样的文化景观。这里集文化产业、教育基地、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为一体,俨然是一座农民朋友安居乐业的生活家园,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走进万和门,自西向东,从佛教文化、儒教文化到中外诸大教派文化,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到世界精英文化,万和宫均囊括其中,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典故谏言,神话传说,无所不显。游走在一座座精雕细琢的雕像前,如同走进了"和"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晨崧先生游历"万和宫"后,写下诗赋:"心醉诗声月醉云,满园文韵梦追魂。圣宫更胜瑶池境,天下和谐第一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欣然命笔"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

     气势恢弘的"和"文化宫殿,为什么会选择在一个普通的万庄,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呢?万庄,传说古时叫"万和庄"后被简化成为"万庄"。虽然村名中没有了"和"字,但是"和"的理念早已融入了万庄人的血液。当地人民世代尊老爱幼,民风淳朴。"万和宫"的创办者王殿明从小生活在万庄,对万庄有着深深的感情。"相传万庄为孔子讲学途经之地,深得儒家文化风气之先,村民间和衷共济蔚然成风。"

     上海社科院博士蔡丰明提出了"万庄模式"的概念,认为万庄现象形成了村建设的万庄模式,这种模式比政府动员群众、补贴群众建造新民居更具有时代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动员更多的慈善家、企业家们向农村投入,向农村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入。

     走向世界的万庄

      万和宫的建成,改写了万庄村的发展历史,填补了临西县文化旅游空白,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经济繁荣,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发展农家院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高科技农业园区。以万和宫为龙头,二三期工程相继拉开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帷幕。万庄,一个集文化产业、教育基地、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村正在崛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态农业 玫瑰 载体 平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