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阜新:“日光温室”富了农民 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个个设施农业小区、一栋栋“日光温室”大棚从阜新的山乡、广阔的土地上一下子冒了出来。

  这是记者近日随省新闻采访团到阜村采访时最突出的感受。

  初冬时节,采访车沿国道101线驶入辽西名镇哈尔套,片片银白跳入眼帘,集中成片的塑料大棚不断从车窗前掠过,车上的人不时发出惊叹声。只见道路两侧,平地上、河床旁、山坡下,一栋栋大棚整齐排列,不断向前伸展,令人目不暇接。

  记者走进一栋大棚,棚内暖融融的,水汽扑面而来。棚高有3米多,50多延长米,宽大而明亮。棚内种植的黄瓜秧已有一米多高,绿油油一片,一根根头顶着金黄色花瓣的小黄瓜正傲然生长。随行的阜新市农委同志介绍,这里是阜新市万亩蔬菜保护地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3万亩,是目前阜新地区最大的蔬菜大棚生产区,有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芹菜等几十个蔬菜品种,全镇农民仅此一项年人均就增收3000多元。

  “阜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庄稼收成始终不好,为什么蔬菜大棚会在这里形成这样大的气候?”记者问镇党委书记许铁军。他回答说:“这正是我们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胜势的所在。过去我们眼界不宽,只在旱田上做文章,所以越种越穷。后来我们认识到抓保护地建设的意义,坚持常抓不懈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农民尝到了甜头,也积极参与,终于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他说,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哈尔套镇正在筹建一座大型农贸市场,使这里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大型粮食和蔬菜交易集散地。

  车驶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马图镇庄稼村时,暮色渐浓。只听到远处推土机的马达轰轰鸣响,许多农民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抡镐挥锹,干得热火朝天。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地农民采取“夯土打墙,客土回填作床”的办法在建“日光温室”大棚。放眼望去,不久前刚建起的一栋栋崭新、高档的“日光温室”大棚,有规则地向远处排开,一眼望不到边际。镇长孙柏双告诉记者,现在全镇农民盖大棚热情相当高,尤其是今年大旱,大家更认识到设施农业是确保增收致富的“铁秆庄稼”。今年仅庄稼村就新建蔬菜大棚小区25个,面积达2500亩,大棚625栋。建每栋大棚要3.2万元左右,农民自筹1.5万元,其余由政府补贴。

  保护地生产被称为节水农业、避旱农业、高效农业。阜新地区十年九旱,为了帮助农民尽快富起来,阜新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下大力气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进保护地生产。截至去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20万亩,超过500亩规模的小区达到50个,今年将再新建10万亩。阜新市农委主任马永生介绍说,今年全市蔬菜大棚平均亩产效益超过2万元,其中最高的达到5.3万元。前三季度,全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 5001.83元,同比增长11.17%。大旱之年全市农民收入不减,凸显出设施农业在减灾避灾中的重要作用。(记者郑有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大棚 设施农业 日光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