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和谐羊山“春潮”涌


        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羊山人不算富,村村都通水泥路;羊山人不是吹,走路双脚不沾灰;羊山人不称能,村建设率先行;和谐羊山真是美,一片青山和绿水。”这首由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在羊山村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羊山村的变化的确不是吹出来的。多年来,这个村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一个负债30万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集体资产300万元,年纯收入达20万元的富裕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安徽省村建设示范村”等光环,吸引众多游客专程赶到这个坐落在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深山区里的偏僻村庄,参观游览,流连忘返。

       工业兴村,走上康庄大道

       多年前,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羊山村“两委”干部经常通宵达旦地商量发展之策。该村充分利用原羊山头马路集市独特的区位优势,采取“集资一点、借贷一点”的办法,兴建了67间出租门面房,当年招来客商16户,引资达145万元,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

        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该村大力实施“工业兴村”战略,鼓励村民和引进外地客商兴办企业,增加经济发展后劲。目前,全村的花炮、羽毛加工、棉业、水泥、建材、粮油等企业已有10多家,不但推动了经济发展,又有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山水经济,鼓足农民腰包

       看着1000多亩的荒山,羊山村的党员干部们又打起了山的主义。1993年村集体买断荒山经营权后,“两委”干部带领村民上山种树,几年下来,香樟、香椿、雷竹、槐树、意杨漫山遍野,使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该村通过挖山塘、改造低洼田的方法,开辟精养鱼塘100余亩,每年又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使荒水变成了“聚宝盆”。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鼓励村民在林区种草100多亩、饲养土鸡5000余只,并从蒙城引进新品种黄牛50头,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农民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目前全村村民户均存款已在5万元以上。

       新型农村,山清水秀人好

       几年来,“不差钱”的羊山村先后投资近170万元,修通了11个村民组近万米长的入户水泥路;兴建了11座小型桥梁;新建一座小学教学楼;改造了农电网;架设了有线电视。投入140余万元,大力实施改水改厕,整治沟渠和绿化美化亮化等项目工程。投资28万元,因地制宜创办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科技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一座容纳千人的影剧院。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山村处处呈现出鸟语花香,群众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展望未来,正带领党员干部大力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羊山村党总支书记任士福信心百倍。“我们将乘着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东风,不断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使全村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任士福坚定地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椿 雷竹 香樟 羽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