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今日里洋别样美


       【概况】
       江南街道里洋村位于我市东南面,距市中心1.5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200余人,其中村民130户,380余人,外来务工暂住人口800余人。2004年以来,在市政府及江南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以“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积极开展村建设,唱响属于自己的致富歌。如今,整洁的村庄环境和便利交通引来了多个企业的落户,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仅2008年,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净收入8280元左右,该村先后被评为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台州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

       【实践】
       软硬设施带动村庄发展
       一个村容整洁、村貌美观的现代化小康型村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必要条件。得到多数村民支持后,该村决定采取软硬环境相结合的措施全面改变村容村貌。
按照小区化标准,该村在各角落设立垃圾箱,由市环卫部门对垃圾进行统一清理,建造公共厕所,完成村子周围各条道路的水泥硬化,还出资对新村房屋外墙粉刷一新,使村居整体环境大为改观。同时,村内各道路都有路灯亮化,村里设立治安岗亭,加强治安管理。
环境的改善引来了多家企业入驻,租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随之增加。“要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就要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村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为此,村里设立文化俱乐部,内含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和棋牌室等,室外建了一个标准篮球场,配了一套健身路径,今年又新增加了一个文化广场。一系列的文化设施使外来务工人员在下班后有可玩的去处,同时也增强了村内的文化气息。
可是,就在全村热闹非凡的村貌背后,不少村民也开始为村里的治安问题担心。针对这一新情况,该村配合派出所设立了专门的村暂住证办理窗口,简化了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程序,也方便对暂住人口的统一管理。同时,该村加大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查力度,采取定期排查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从软环境入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多渠道开发促进村民就业
       村庄建设好后,随着江南新区的建设和开发,如何转变村民“守土”观念,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村里的头等大事。为此,该村决定先从转变决策层人员思想观念入手,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到村建设示范村和发展工业村威海市南山村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建设理念,转变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
       统一决策层思想后,村“两委”按照“村‘两委’包队、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多次召开户主大会,配合多种方式,开展全民思想大解放宣传活动,转变村民“守土”观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并成立政策处理组、企业服务组,多渠道开发里洋村。
       目前,该村土地已全部开发,落户工业企业11家;落户大型市场2家,其中恒大国际家居建材城总投资1亿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江南物流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约80亩;落户房地产开发项目1家,总投资5.2亿元、用地325亩。通过完美服务、主动联系,实现了村企双赢,促进了本村劳动力就业。当前,该村已有80%劳动力在附近企业就业。

       多产业并举做活村内经济
       实现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就业后,如何发动留守人员创业、增收又成为里洋村村“两委”的一桩心事。该村利用周边企业、市场落户多、本村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多等优势,先后召开了户主动员会、经营培训会,建立党员干部“1+10”帮带模式,引导村民全面发展“十小行业”。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该村已有近60户村民经营起了“十小行业”,每个经营户年增收近3万元。同时,村内遍布着与人们生活日益相关的产业,吃穿住用行样样俱全,卫生诊所、超市、菜场、餐馆等一个也不少,也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此外,该村想方设法发展村集体经济,投资460万元,将村里仅剩的28亩土地,建成并出租标准厂房20000多平方米,集体经济年增收30多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渠道 土地 相结合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