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辉煌60年 喜看马尔康县农村新变化


   本网讯 岁月如歌,六十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特别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马尔康各族群众带来了巨大福祉,我县各族干部群众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初的马尔康还是个闭塞落后的地方。路途的崎岖,交通的不便,加之经济的拮据,信息的不便,乡村更是不通电、不通路、更没有自来水,生活水平很低,人均收入只有100余元,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最原始的生活。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马尔康县广大农牧民群众依靠落后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贫穷闭塞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保驾护航中,该县通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举措,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一部分人已经迈入了小康的行列。

  马尔康昌姆桥的三郎斯基是沐浴改革春风走上致富路的家庭,笔者在她家看到是满院子的鲜花和装饰一新很气派浓郁民族特色碉房。现在她有一个藏香厂,加上贩卖酥油和其他收入,年收入不下6万元。她今年用了几十万元将自己的房子装修一新,家庭生活达到了小康。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她和她哥很小,全家靠母亲一人劳动,当时家庭生活很差。农村刚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那年代,她将自己家的承包的10亩地全种土豆,并尝试拉到甘孜和阿坝草地去卖,就搞运输平均年收入3万多,每年在村里收购大量的土豆拉出去卖,搞多种经营,既带动村民生产又带动大家做生意。尝到甜头的她后来走出四川还到了青海西藏卖酥油,收入好以后又买了4台拖拉机请人跑运输,五年前自费到广州学习制香,回来后投资15万办起了藏香厂。“她家富裕生活条件是马尔康镇农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村里像她这样子踏着改革步伐走向小康生活的家庭不少。现在最偏远的日部乡若古村都通了手机和电话,牧民定居房已经全部修建。”马尔康妇联的嘎西主席对笔者说。

  “作为中国农民我倍感骄傲,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富裕物质生活和丰富的文化享受,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是非常优惠的,我一家五口靠种菜、运输和个小卖部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我们靠勤劳致富,生活很美满,我55岁,我见证了过去山区农牧民生活如何清苦,我父辈那时三顿饭能吃饱洋芋和玉米就不错了,现在不是考虑如何吃饱,而是怎么吃好的问题。”木尔基村的泽郎罗尔依很有感受的给我们说。

  目前,马尔康县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6%,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4%,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大批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如退耕还林补助、计划生育奖励、农村低保、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等“阳光政策”,让各族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现代崭新的村面貌已初步显现。

  60年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431万元,较1949年的农村经济总收入252.02万元增长12078.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人平纯收入)3205元。2008年,我县牲畜存栏数达到170923万头(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6227吨,奶类总产量达8442吨。家禽出栏76689只,禽肉产量115吨,禽蛋产量13吨。到2008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90678千瓦,拥有拖拉机达3016台,全县共计有96个村,建成213条986公里 机耕道,通车率达到92%。截止2009年初,全县现有电站41处,56台机组,总装机32406千瓦,马尔康农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