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典范农村多风景 水绿山青映新村


     仲秋,放眼南赣,稻穗飘黄,脐橙绿野。溯赣江而上,从贡江边上一个个崭新漂亮的小城镇,到章江两岸一个个整洁有序的新村庄,南赣崛起一个个亮丽的村。
  丰收的沃土,富庶的特色产业,如诗如画的城镇村落,无不是60年来赣州农业农村沧桑巨变的符号。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市农业从缓慢发展到插翅腾飞,农村从凋敝落后到繁荣昌盛,农民从食不果腹到追求富裕,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2004年9月,赣州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主义村建设,掀开了赣州农业农村发展崭新的一页。通过探索与实践,赣州初步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村的路子,创造了欠发达地区村建设“赣州经验”。

 

       

        典范农村多风景 水绿山青映新村

  【导读:】回顾数字 激励来者

  ◆从2004年9月开始,赣州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简称“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村的探索和实践。

  ◆5年来,全市村庄整治建设点达15000多个,共拆除“空心房”1461.4万平方米,拆除废弃栏厕673.1万平方米;完成改水51.8万户,改厕47.1万座,改造通村组道路1.2万公里;硬化入户便道2.9万公里;新建人畜分离区194.1万平方米;新种绿化树494.6万株。

  ◆近年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都分别安排了1/8以上的可用财力用于村建设,并逐年增加比例,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村建设。

  ◆5年来,市、县两级机关共派出村建设工作队9139个、工作队员39277人,先后帮建了600多个村建设点。

  ◆自2005年3月以来至2009年6月,市级接待来我市参观考察村建设的党政代表团达491批次,8269人。

 

 

  我市在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发展新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乡镇38个、专业村387个,5年来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图为兴国县高兴镇高兴村花农在杜鹃花基地护理花卉。

  新村新颜 风景这边独好

  走进兴国县江背镇高寨社区,两条宽敞的街道向前延伸,街边是按照统一标准新建的住房,每栋房子前面都种植着桂花等绿化树种,街道两旁矗立着一盏盏路灯,俨然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市镇。

  来到村民陈月莲家,她便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拧开水龙头就有哗哗的自来水、门前放着统一的垃圾桶、上厕所不用出门……就生活方便程度来说,已经一点不比城里头差,该有的都已经有了。“这在原来,是想也想不到的事情。”陈月莲感慨地说道。

  今年,高寨村进行村建设后,该村90%以上农户建设了三格式化粪池或者沼气池,85%以上的群众用上了自来水。

  5年来,我市村庄整治建设点达15000多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村整治点覆盖30%以上的自然村和25%的圩镇,涌现了一批村容整洁、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新型村落。目前,通汽车的村占98.8%,通电话的村占100%,通广播的村占100%。去年,“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村建设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农民素质也在提升。5年来,全市建立了农民技术培训基地2832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484个。全市共培训农民213万人次,有38.5万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得了初级以上合格证书。从现有村干部、农业产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中招收了3475人,进行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6个专业的大专学历教育。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拥有一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

  5年来,村建设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农村经济较快发展,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占农业经济比重超过60%。全市果业总面积达到251万亩,其中脐橙面积153万亩,脐橙产量100万吨。全市蔬菜面积达158万亩,年出栏生猪460万头。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72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43家。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乡镇38个、专业村387个。

  新风新貌 农村和谐展新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脐橙 专项资金 人居环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