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科技兴村”点燃致富梦想


        为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用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为社会主义村建设作贡献,贵州大学启动了青年博士、专家“科技兴村行动”。贵大30名青年博士、专家成为首批“科技兴村行动”成员,分别奔赴我省晴隆、织金、赫章等30个县的30个村,进行长期定点科技和产业发展帮扶,开展为期2至3年的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帮扶行动以项目为载体,开展研究、开发、推广和示范应用,做到不说空话,不走过场,在产学研之间架起桥梁,把科学致富的种子播撒到了黔中大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威远镇是一个石漠化相当严重的贫困村,该村共有居民550户,受石漠化影响的达450户,耕地面积约1350亩,其中拓耕地约580亩,由于石漠化严重,人均年收入只有近1600元。针对这种情况,贵州大学农学院程剑平博士给当地村民提出了一条通过发展雨养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治理石漠化的新路子,把生态建设与解决群众生计问题结合起来。在他的指导下,威远镇建立了一个80多亩大小的雨养效益农业示范点。这80亩地里有35亩过去是被村民承包的,那时的年收入是每亩500元,总共是17000元,除去各项支出,每年也只有大概10000元的收入。但是在该项目实施以后,就单单靠降雨储存形成鱼塘养鱼这一项就可以超过10000元,另外,可耕地的年收入至少为2500元每亩,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的收入大概为57000元,相当于项目实施前的6倍。示范点的成功让当地群众初步看到和尝到了甜头。如今,这一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更多的山区群众将得到实惠。

        关岭县板贵乡的花椒远近驰名,但由于管理粗放,花椒产量逐年下降,同时长期的花椒纯林经营影响到花椒林地的土壤养分循环,制约着花椒的可持续经营,而且产品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林学院的韦小丽博士来到板贵乡后,便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指导村民进行良种选择,壮苗培育,规范栽培管理,合理采收加工。并提出陡坡退耕还林,自然恢复植被;平缓田间地头发展以顶花椒为主体经济植物,与枇杷、火龙果、小油桐等经济植物复合经营,家庭发展养殖业的多种经营模式。如今,这种复合式的经营模式已初见成效,茁壮成长的火龙果与枇杷树让农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科学致富的观念在板贵乡村民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作农民的贴心人、拥护者、支持者,让农民真正体会到知识对促进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吴文旋博士在“科技兴村行动”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上代表首批“科技兴村行动”成员许下的承诺。近一年的时间里,对口帮扶的30个村寨中,在田间,在地头,处处都留下了30位博士、专家的身影。他们对当地群众进行理论和业务双培训,在有针对性地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手把手地向他们传授技术。条件艰苦,工作忙碌,奔波往来,他们不知疲倦,从未叫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发展观,诠释着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最高价值,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引好路、服好务、献智慧,为贵州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椒 石漠化 科学发展观 枇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