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她让乡小变了样 红星乡中心校长焦玉秋


        8月3日讯 2007年7月,刚过而立之年的焦玉秋调到鸡冠区红星乡中心校任校长。朋友、同事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在市里工作多年,又是位女同志,能行吗?偏远乡村学校条件那样艰苦,她受得了吗?可两年后的今天,焦玉秋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她不但行,而且干得相当出色。

  报到的第一天,焦玉秋站在校园齐胸高的蒿草中,眼望窗户玻璃残缺不全、房顶石棉瓦陈旧残破的几间平房,一脸愕然,满腹惆怅。

  在实施集中办学和网点布局调整后,红星乡内的九所村级小学撤并为现今的一所乡级小学。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到了条件较好的市内学校执教、就读。可是,在红星乡内还有数千户农民和朝阳果树场百余户果农,他们中还有许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和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需要留在这所学校读书。

  7月的一天,焦玉秋在上级领导、村民和果农的期望中,正式上任。一大堆的困难也摆在了她面前:全校仅有的26名教师中,有13名年龄超过50岁;学生少得可怜,总共不足70人;新学期的入学新生只申报6套教材。教师、学生、村民、果农的目光都注视着这位新来的女校长。生源不足学校怎么办下去?面对困难,性格泼辣、敢闯敢拼的焦玉秋向乡领导、教师、村民做出承诺:“一年内不改变学校面貌,自动辞职!”

  有着多年教学和领导经验的焦玉秋深知,办学校和居家过日子一样,安居才能乐业。为改变办学条件,她先后数次跑区、跑乡争取资金,找朋友提供赞助。资金一到位,焦玉秋立刻把校舍房顶的石棉瓦全部更换成红砖瓦,把学校年久破损的木制门窗换成了塑料窗、防盗门,并一次更换了28台配置较为先进的电脑,让农村小学也有了像样的微机室。焦玉秋还走村串户动员村民、果农,有钱的出钱,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拉来一车车的沙石把雨天满地泥、晴天扬尘土的操场铺垫一新。针对乡村教师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她组织中青年教师到市内名校“跟师跟班”学习,给年龄较大的教师购买了名师、名著和示范课光盘,让大家在阅读和观看中学习名师。为使农村的孩子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她与师生一起动手,在校舍后面的坡地上栽下了百余棵果树,在学校院落四周点缀了300多盆便于小学生动手侍弄的矮秧柿子,还开垦了一块让学生种植的试验田,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动手实践的场地。

  焦玉秋家住离学校约8公里的市区,每天早晨四点,她就得起床,为的是给丈夫和上高中的孩子做好早饭后,能赶上第一班公交车。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焦玉秋可算不上称职。来“乡小”两年,她已有好多次因为学校太忙,连续几天吃住在学校,把丈夫、孩子抛在家中。她不但不能照顾家人,有时学校有事儿,她还得把家人拽上。冬季的一个深夜,正在熟睡中的焦玉秋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端传来校工焦急的声音:“焦校长,不好啦,暖气冻裂了!”焦玉秋叫醒丈夫,两人迎着刺骨的寒风,一起打车赶到学校,和闻讯赶来的几位教师一起,挥起管钳更换爆裂的暖气管子,手捧喷灯烘烤冻冰的管道,满身泥水地干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看到师生像平常一样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满身疲惫的焦玉秋脸上却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困难面前,焦玉秋冲在最前面,可遇到“好事”,她却躲到了最后。这两年,上级先后给了学校五个省级优秀园丁奖指标,大家也全票推荐她,可每一次,她都把指标让给了其他教师。在焦玉秋心里,乡村教师们更辛苦,更优秀,他们更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

  有耕耘就有收获,焦玉秋以出色的表现,实现了自己上任时许下的诺言。如今,学校在校生已由70人增加到120多人,教师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望着整洁的校园和操场上嬉戏的学生,再想想每天奔波往返于市区、学校之间略显憔悴的焦玉秋,人们不禁会感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果树 开垦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