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是本市首批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区,自2002年至今已是第八个年头。目前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了10.7万亩。已建大王古庄镇、石各庄镇、河西务镇、河北屯镇、大良镇5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每年示范面积7.41万亩,4年累计示范面积29.64万亩。
武清农机推广站站长王铁栓介绍说:“这是一项新技术,为了让农民尽快认可、接受,区农机部门积极开展培训、推广活动,几年来,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该区粮食产量得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好处在于它能够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和打药等多道工序,减少了农机具进地次数和耕作次数,节约了燃油;采用免少耕配合深松作业,减少了机具动力消耗,增强了降水的入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实现生物碳的固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农田的生态调节和节能减排作用。同时由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质量。
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向记者介绍说,自2002年至今已先后在10个涉农区县开展了此项工程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央财政、市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逾千万元,示范推广面积达102万亩,相对传统耕作增收节支已过亿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猪沼菜”
新思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工业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变绿波
“你看,这里的水就是由生活污水转化的中水,再过些日子,这些芦苇、美人蕉就该长起来了,水底下还有鱼呢!”武清区梅厂镇周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元瑞指着眼前一片湿地自豪地告诉记者。他说,天津市农学院与该村联合开展的“组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获得了成功,从此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形成了美丽的生态景观,使农村生活污水变清泉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近年来,作为本市的文明生态村,周庄村在生态建设中可谓下了不少功夫。可是,洗衣、做饭等生活污水问题依然没有办法解决,时间长了村里水沟的水都变成了黑色,特别是到了夏天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臭味,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了困扰该村的一道难题。恰在此时,天津农学院机电系正在搞生活污水处理的项目,该系主任张伟玉到村里考察后,决定采取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张伟玉向记者介绍,处理污水的具体过程是:部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烧水做饭使用,沼气池溢出的沼液和其他生活污水通过另一套下水管道进入埋于地下的砾石潜流人工湿地,经滤料上微生物降解后进入综合生态塘再处理;综合生态塘里种植芦苇、莲花,这些植物可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输送氧气到湿地系统,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所需的氧,维持和加强人工湿地系统内的水力传输;放养的泥鳅和田螺等水生动物可吞食湿地中的底泥,间接消耗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综合生态塘与人工湿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塘、床生态系统。最初的实验阶段,项目组以该村1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作为试点,每天处理量1.5吨左右,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村民的认可,目前全村近百户农户全部纳入项目范围,每天处理生活污水达到10吨以上。村民李芝元说,处理后的水水质很好,不仅可以用来浇花、养鱼,还可以浇地,大大缓解了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
日前,记者在位于蓟县洇溜镇的再生水灌溉示范区看到,农户们正在为冬小麦浇水灌溉。蓟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整个示范区五千多亩小麦现在已经浇灌了三千多亩,它们喝的可不是普通水,而是再生水。”示范区坐落在洇溜镇八里庄、马圈头、苏庄子、三岔口4个村。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田都是采用电机泵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不但效率低,而且费用高,农民光水电费每亩每年就要花费100多元。为解决这个问题,县农业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2007年,日处理量3万吨的蓟县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3-26/9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