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天津农村改革30年“沧海”变“桑田”


  近30年,津沽大地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津郊田野上书写了奇迹:天津农村经济全面繁荣,2007年农业区县的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294倍!

  天津作为中国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在1978年以前,农村经济还基本上属于自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

  30年,走过创业的艰辛,走过成长的坎坷,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津农村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非农产业以占九成的比例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比30年前增长35倍。

  津沽大地上的农民告别了农业税费时代,并第一次欣喜地拿到了由政府发放的粮食、良种等各种补贴。他们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益处,并于2004年享受到从未有过的由政府出资的免费体检。

  全市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他们中的贫困人口像城里人一样有了生活保障。天津市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由政府出资补贴,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步入课堂接受科技文化的教育。

  天津的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了,迈向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目前八成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七成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三成的镇有垃圾处理站。农民收入比30年前增长了56倍,农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市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在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个区县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天津社会主义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

  乘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东风,天津社会主义村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在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以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的非农产业发展、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城镇化、以增加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农村民生工作、以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培训 农民收入 粮食 两免一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