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探索中国农村新一轮改革方向


  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如何深入?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国政协视察团赴成渝作了调研

成都三圣乡的农民新居。黄金国摄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公兴镇,一个名为“天府荷塘印象”的乡村旅游园区内,游客正泛舟赏荷。城乡统筹试验,给农村发展带来广阔道路。郝维平摄

  30年前,一场发轫于农村的经济改革,掀起了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帷幕。

  30年间,农村改革不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新一轮改革中,农村改革的方向何在?

  2007年6月,先行探索的任务落到了成都和重庆身上——国务院批准重庆、成都两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具备城乡二元结

  构的典型特征,成渝的探索,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会对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提供可贵的参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根本原则。十一届全国政协及时抓住了我国“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的主要议题。为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贾庆林主席、王刚副主席和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张梅颖、郑万通等多位副主席分别率团调研和视察。

  作为新一届政协的第一个视察团,郑万通副主席带队在9天时间里,视察团成员访农户、看园区,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回京后多次组织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思路渐渐清晰。

  让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农民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在保证每亩收入不低于800斤稻谷、现金入股年回报率不低于10%的前提下,他们还受聘成为园区工人,参与公司利润分配,获得自己的数百元工资收入。

  在重庆涪陵的一家生猪养殖场,视察团看到了这一“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在一个平缓的山坡上,原先分散的土地被集中起来,实现了小规模经营,公司还为就地转换为园区工人的农民配备了小型农具。

  在重庆和成都的许多地方,视察团都看到了类似的模式。流转出来的土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有的让出了自己的宅基地,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通水、通电、通气的生态“新村”。

  与几年前随处可见撂荒地相比,这片土地呈现出来的新的生机,让委员们很欣喜。

  视察团认为应当对发端于民间的智慧表示尊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能有效解决单一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也有委员提出,与土地经营权集中相比,农业生产服务的集中更符合中国国情:即在保持农民对土地经营权的同时,政府或中介机构提供包括选种、播种、农药、收割等一系列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也同样能形成规模经营。

  委员们认为,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应该坚持6条底线:坚守基本法律不违背、耕地保有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粮食产量质量不降低、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生态环境不破坏。

  这就需要一系列政策的保证,经过多次讨论,最终成型的视察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试点,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保护农民权益;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相应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编制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耕地,防止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集中到大城市使用……

  拉动农村这辆“大车”

  9天行走,所见所闻让视察团并不乐观。

  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仍然滞后,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背负巨大包袱的农村,很难获得大幅度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试验区 耕地 发展现代农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