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重庆双桥7年后全体农民变市民 享城市待遇



 青春村委员会改为了青春社区居委会(资料图片)
        把农民变市民不难,而让农民变市民后能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就是一件大大的难事。双桥区委书记石国文拍着胸脯说,农村人口少、又有经济实力的双桥就能做到。

  而该区正在试点的“村委会改居委会”,正在抹平城乡差异的鸿沟,众多救助政策的配套,让农民变成市民的同时,真正享受到城市人的待遇。

  7年后全区农民变市民

  据介绍,具备以下四项条件的村委会才能“村改居”。首先,撤消的村委会,应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第二,村委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依法被全部征收,或虽未被全部征收,但人均耕地面积已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第三,村委会所辖区域内,2/3以上村民不从事农业劳动,不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第四,农村集体资产及债权债务得到妥善处置,完成集体资产改制,产权关系明晰。

  按照双桥区的规划,该区去年底完成了青春村的试点改革。试点的青春村有1800名常住户,但之前有1518名居民已“农转非”,剩余282名以务农为生的农民,去年也变成了市民。

  据悉,该区今明两年将推进七个村的“村改居”试点,2011年在农村全面实施,2015年使双桥区不再有农民。

  变市民后享同等待遇

  双桥区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有5万人左右,其中农民有2万多人,占总数的47%。在这2万多人中,在区外打工、在区内打工以及在家务农的各占1/3左右。真正需要找工作的只有4000人左右,这对于有众多企业的双桥区来说,经过业务培训而消化掉这部分农民轻而易举。而如果不愿打工,在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前提下,这部分农民可继续耕种土地。

  通过“村改居”后,农民变市民究竟可以得到哪些实惠?据该区民政部门介绍,以前吃低保的村民,一年只有800多元,变为市民后,一年有3000元左右;退伍军人也与城市人一样,退伍后安排工作或有一定补偿金;以前是自己花钱去培训,现在政府花钱送大家去学技能,同时还能享受一定的补助。而在社会保障方面,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构建五个“一刻钟”圈

  除了享受上述实惠,农民变市民后,居住和教育等环境也能大为改善。该区有关人士透露,区政府甚至考虑统一划定区域修建新房,收取少量的成本费,供这些新的城市居民入住。

  据悉,该区的城市规划中增加了多条公交线路、城市排水管道、通讯设施等。在垃圾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推出了诸多举措,使城市和农村人居环境同等。目前,双桥区正在构建五个“一刻钟”圈:“一刻钟服务圈”、“一刻钟文化活动圈”、“一刻钟卫生服务圈”、“一刻钟环保服务圈”和“一刻钟治安服务圈”,将大大方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倍受关注的农村教育,双桥区也在力争缩小城乡差距。据透露,通过大量整合,目前该区城市小学、镇中心小学和村小的学生比例,已从以前的35∶39∶26,达到现在的61∶30∶9。到2012年,双桥区将高水平普及12年教育,改扩建14所中学小学和15—20所幼儿园。通过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来足城乡的共同需求。记者 何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耕地面积 人居环境 农民群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