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重点、难点在农村,潜力、优势更在农村,为服务村建设,河南省委统战部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村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共建村的有效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共建村的发展模式。一是科学探索,积极推行“六种模式”。在共建村活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六种模式”,并在全省加以推广。1.基地建设型。即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共建村建立生产原料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促进农民增收。2.资源盘活型。发公有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投入一定的资金,将共建村的“四荒”资源或其他闲置资产盘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增长优势。3.项目嫁接型。非公有制企业利用人缘优势,帮助共建村引进发展项目,壮大集体经济。4.物资帮扶型。非公有制企业无偿捐助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定向资助贫困农户,解决农村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用电难等问题。5.劳动力转移型。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农民培训就业转移工程,吸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送渠道。6.共树文明新风型。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体队伍联建、文化活动联欢等形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营造文明乡风。
二是密切合作,坚持遵循“五项原则”。1.自觉自愿的原则。通过启发、引导,动员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共建村活动。2.互惠互利的原则。非公有制企业家捐资兴办公益福利事业,村民得到的是实惠,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互惠互利,共赢多赢。3.实现双赢的原则。不论共建力度大小,不管项目办的多少,都要重实惠,求实效。4.统筹协作的原则。把共建工作、共建帮扶工作对象的选择与各级统战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驻村工作、扶贫工作工作等搞好衔接。5.量力而行的原则。共建帮扶资金、物资以及项目规模的确定,由非公有制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扎实推进,不断把共建村活动引向深入。在共建村活动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共建活动是统战工作服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河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先后出台了关于组织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村服务的有关文件,并进行了专门部署。共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整合统战系统的力量,促进全省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有利于密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共建活动是引导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平台。首先,参与共建活动可以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形象。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社会责任。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也得益于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大力支持,所以企业家们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充分利用好共建活动这个展示非公有制企业形象的平台,主动参与村建设,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随着农业的不断强化和农民的不断富裕,城乡市场必然不断繁荣,这就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投资机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在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将进行转移,这就为广大民营企业提供了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家市场经验丰富,帮扶的突破口选得比较准,所上项目能较好地做到切实可行,能够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带动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实现村企“双赢”。
第三,共建活动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目前,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家凭感情、一次性、帮困式的帮扶,只有少数企业是从全面推进村建设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建设中去。针对当前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探索建立五个长效机制:一是政策激励机制。研究制订一套既不违背国家政策,又能有效调动企业和村双方积极性的扶持政策,并真正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二是项目对接机制。在做好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多形式搭建项目平台,引导更多的村企开展有效对接。三是规范运行机制。制订一套严格规范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增强透明度,接受监督和审计。四是村企互动机制。建立村企联席会、项目推介会、信息通报会等多种形式的村企互动平台,促进共建活动顺利开展。五是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和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促进共建活动取得实效。(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4-16/9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