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大坪村“养蚕经”


        站在大坪村口小山坡上往东远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的桑树,一棵棵高约两米的桑树正迸出嫩枝在风中摇曳。灵山县陆屋镇罗屋坪村委会大坪自然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蚕村”,当地村民说,村里十家之中就有八九户是通过养蚕发家的。

        养蚕先念“科技经”

        大坪村村民以种桑养蚕为主要产业。2002年夏天,大坪村召集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村里蚕桑的发展之策,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拿出了一套“取蚕经”方案:一方面,大坪村选派部分代表外出参观考察,把先进的种桑养蚕技术带回来。另一方面,村党支部要求村干部统一参加县党员科技培训学校举办的桑蚕培训班。在种桑养蚕的关键季节,村里还邀请县上和镇上的技术人员到该村、到田间、到养殖现场开展技术培训。

        在推广配套种植模式,提高桑园综合效益的同时,大坪村还在推广省力养蚕技术,在提高劳动效率上下功夫,让蚕农养蚕20多天就能换现钱。同时,在全村积极推广大蚕省力蚕台,解决了目前村里劳动力紧张的问题。目前,大坪村养蚕户基本实现了“五个一”一间标准蚕房、一套标准蚕具、一口消毒池、一口贮桑缸、一个蚕粪处理坑养蚕设施配套。通过这些措施,养蚕户的蚕茧质量、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年平均单产达到30多公斤。

        致富传授“帮扶经”

        为了更好的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大坪村党员创办了桑蚕养殖致富联合体,用示范带动群众进行科学种桑养蚕。该村黄朝晖,也想靠种桑养蚕致富,但他对种养技术却只是一知半解,产量和质量老上不去。罗屋坪村支书黄朝志获悉后,多次组织联合体人员到他的种桑田地中现场向他传授桑树的密植割枝法,同时经常到他养蚕房中指导蚕的防病治病等。在桑蚕养殖致富联合体的帮助下,黄朝晖很快便掌握了种桑养蚕的科学技术。如今,黄朝晖种桑2.5亩,年产茧600多公斤,年总收入12000多元,纯收入5000多元。

        目前,大坪村通过致富联合体共发展蚕桑种植面积900多亩,家家户户全部都种养蚕桑,年产蚕茧65000多公斤,总收入140多万元。仅蚕桑一项,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500多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0%。

        建新村谱写“和谐经”

        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大坪村群众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村民黄显豪说:“我家的新楼房已经盖好了,车也买了,现在我更希望我们村的环境能好一些,有了新房,再有个新村就更好了。”在吃穿早已不成问题的前提下,改善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便成为当务之急,富裕起来的村民更希望有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于是,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消灭露天粪缸、兴建沼气池、村道和路面保洁、居住区整理、硬化道路铺设等一系列与村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村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地搞了起来,广大村民也都十分乐意参与其中,有的还积极自筹资金投入到建设项目当中,大家誓要把村容村貌改善工程进行到底。

        如今,走进大坪村就能随处可见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有的楼房还装饰得特别气派优雅,各个家庭现代家私一应俱全,村里还通了硬底化道路,过去的脏、乱、差等现象也得到了彻底改善,大坪村民靠自己的“养蚕经”过上了幸福、安康、和谐的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蚕桑 蚕茧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