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年来山西省泽州县村建设的实践,结合本人的调研思考,我认为,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谋划与规划的关系。党中央提出建设村的号召后,我们县提出了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即:瞄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方向,努力创建以新产业、新村镇、民、新风尚、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五新型”村,努力实现“村建设在全省领跑”的目标。但我们感到,在县区这个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仅有思路是不行的,必须把思路变为规划。为此,我们邀请专家学者,率先在山西省编制了县级村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县人代会审议通过,成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
二、围绕“谁来建设村”的问题,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推进力度,成立了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县财政对村建设的投入,2006年安排资金5518万元,去年又增加到了6681万元,同时每年都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村建设夺标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民主权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村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并通过农民群众的民主决策程序,把科学的建设规划变成村规民约,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三、围绕“如何推进村建设”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试点与推广的关系。我们在2006年重点抓了“一镇一乡百村”村建设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培育不同类型的村建设典型。2007年,我们又全面实施了“百村示范、百村整治”行动,在全县确定了100个示范村和145个整治村,加大了连片建设力度。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东四义、兴王庄等一批老典型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整治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极大改观。
四、围绕“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目标与模式的关系。我们提出了村建设的“四类标准”和“七种模式”。“四类标准”就是参照已有的小康建设标准,制定了“现代化型、全面小康型、宽裕小康型和小康型”四种村建设评价标准。“七种模式”就是充分考虑我县农村千差万别的现状,确定了“城市拉动型、村矿结合型、产业带动型、生态文明型、文化旅游型、移民新村型和城乡统筹型”等七种模式。
五、围绕“如何协调推进”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连续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2006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150亿元。2007年又确定“三大梯队”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130亿元,目前“四产八业”的经济框架已初具雏形。与此同时,我们着眼于发展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深入开展了“六进村、六入户”活动。“六进村”即规划、绿化、路网、卫生所、文体场所、商业网点进村;“六入户”即沼气(秸秆气)、自来水、互联网、文化、科技、新风入户。
六、围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我们一方面加大输血力度。实施了“百矿带动、百家帮扶”工程,引导全县108个煤矿结对帮扶100个示范村,安排108家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45个整治村,2007年各煤矿和县直单位支持村建设资金达到了1.3亿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近200件,切实形成了村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强化造血功能。近年来先后培训农民40万人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近8万余人。建设了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个。
七、围绕“让群众切实受益”的问题,正确处理好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我们在确定长远目标的同时,注重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入手,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近两年来,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多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每年都把实事工程作为工作重点。去年县财政又安排资金3710万元,继续抓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惠农实事,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2-13/9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