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根据山、川、塬区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12个村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各具特色的村建设,为民族贫困地区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子。
永靖县在制定村建设试点规划时,把全县当作一个大“农家院”,立足县情实际确定了“33311”试点工程,即把太极镇上古、下古、大川3个川区村作为核心村,重点发展旅游业、观光农业、无公害蔬菜和铸造业;把三塬镇和刘家峡镇的3个塬区村作为辐射村,以整治村容村貌为突破口,重点扶持发展无公害蔬菜、林果和暖棚养殖业;把三塬镇塬头村、三条岘乡大地坪村、岘塬镇马路塬村3个山区移民安置点作为卫星村,整合项目资金,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整村整社搬迁山区贫困群众;把县城作为全县村建设的一座“大门”,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建设黄河上游明珠城市;把兰刘公路作为村建设的一条“巷道”,以绿化、净化和文化建设为重点,建设百里红柳风情线。
围绕这一工作思路,永靖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在多元化投入上做文章,初步建立了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支农资金集约使用机制、群众投资投劳激励机制和政府贴息信贷机制,破解村建设资金难题。短短两年来,县财政投入保障资金3108万元,整合利用农村道路、能源沼气、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4900万元,试点村群众投入资金750多万元,政府贴息贷款700万元,集约投放、集中使用到村建设试点项目上,带动试点区村社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7%,沼气、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32%和68%,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分别提高到60%和68%,70%的巷道实现绿化,达到了1+1>2 的聚合效应。
为了以政府的小投资调动群众的大投入,县上还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农村道路、温棚建设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资金补助政策,对新建标准温棚每米补助30元,对硬化道路每公里补助4万元的水泥和钢筋,对铺砂改造道路每公里补助2万元,激发了群众建设村的积极性。
在不断夯实村建设试点基础的前提下,永靖县针对各村经济发展条件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牵头组建花卉、蔬菜等专业协会,由协会租赁群众的土地,统一规划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太极镇大川村依托百年枣林和地处黄河湿地太极岛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河塘垂钓、田野采摘等农家乐旅游项目,建成农家乐46家,从业人员510人,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收入760万元。太极镇下古村发挥铸造业历史悠久、工艺精良的优势,通过传、帮、带,发展铸造作坊7家,产品行销省内外,年收入达400万元。党川铸钢、岘塬苹果、刘家制砖、南堡百合、黑台草莓、徐湾和董山养殖等产业初具规模,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模式,催生了一批特色产业村。
乡乡有试点,村村有成效。截至2007年底,永靖县村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10个试点村办起幼儿园,9个试点村建成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文化设施、科普图书和文化宣传长廊。试点区1个乡镇被评为州级文明乡镇,11个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涌现出文明家庭364户,“好媳妇”85人,“好公婆”40人。太极镇上古村还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法制示范村。(记者 邹海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1-11/9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