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四川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法律进村提高农民维权意识

  “村村都有大律师”,这是农民对四川什邡法制进村工作最直观的理解。什邡市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钟豪告诉记者,全市有执照的30位律师会同一部分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从今年开始参与“送法进村”的工作,这个服务队伍现有106人。他们每月定期与负责的村子联系,村里有咨询和官司也随叫随到,现在能够保证村村都有法律顾问。市“五五普法办”还编写印制了3万册《农村实用法律知识读本》送到村干部和农民手中,里面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问题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很具实用性。

  “过去农民在劳务纠纷中总处于弱势,他们首先求助的一般是村干部,我们没有那么多专业知识,打官司不在行。现在不用我们出面了,涉及官司的案件直接由村里的联系律师跟资方谈,调解和打官司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四川落水镇余安村的党支部书记曾德贵感慨地对记者说,“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为那些确实没有收入来源的农民免费打官司。”送法进村配合乡镇司法所把普法工作做得更广泛和深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法律援助的专业化水平。

  什邡市的“送法进村”是四川省村法律建设一个新的尝试。作为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在农村普法和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方面给予了很大重视,专门成立了劳务办公室。四川省劳务办公室调研员刘业先认为,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关键要靠宣传和培训,培训的重点又在前期的引导性培训,在全省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中法律法规的培训占很大比例。

  宣传方面,四川省除了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外,还选择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出川回川的高峰时期,在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发放普法资料,进行法治宣传。

  “让农民知法是最基本的工作,转变农民的意识才是最终目的,引导他们遇到问题学会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总是依赖行政手段,这也是促进司法与行政分开,建设法制社会的终极目标。”四川省德阳方纬律师事务所的青泽波律师说出了村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质。(记者 高敏婧 肖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产业化 办公室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