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四川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新华网成都12月28日电 “村建设就是百姓有钱盖房、政府有钱修路。”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正在用行动扭转部分干部群众的这一片面看法。记者近日在川中大地上看到,各级政府正在通过培训、引导等方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村的主体作用。

  文体设施进村促进生活方式转变

  冬日午后的阳光静静落在阅览室的桌上,几个学生沉浸在面前的书本中,书架前有人一边翻阅一边做着记录,对来人浑然不觉,这副宁静安详的读书图景正是四川省什邡市南泉镇团结村阅览室每天的情景。“每天都有人来,周末人更多。”这里的图书管理员朱远彬告诉记者,“故事书、学习的书都是娃娃、学生看,大人主要看种植、养殖方面的书,这类书看的人最多。”这样的农村阅览室在四川什邡市村村都有。

  作为四川省经济“十强县”,什邡市在农村马路齐整了、房子宽敞了之后,积极思索如何让农民生活方式真正发生改变。以往这里的农村往往“麻将声中一岁除”,新房大路并没有完全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什邡市从去年开始全面展开“乡风文明十进村”的工作,让文化、体育、随有线电视、电话一同进入乡村。这里农民的生活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与阅览室一墙之隔传来孩子们的欢叫声,记者闻声望去,空地上篮球、乒乓球激战正酣。崭新的蓝色篮球架和乒乓球台上都贴着“乡风文明十进村”的标志。“这个都是市里给的,原来就在屋头耍。”刚从篮球场上下来的村民刘钢顺告诉记者。村干部吴贞才说,现在有了这些体育健身设施,大人们闲下来也不总打麻将了,跟孩子们一起玩。据了解,什邡市2007年新购图书总计4.6万册,建立完善了1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在每村设置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两副室外乒乓球桌。

  什邡在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的措施是四川省村文化建设的缩影,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尝试,四川绵竹县实行“农民点菜,政府买单”的举措,政府公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各村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做到了政府意愿和农民需要的相结合。

  2007年,四川省省级投入文化设施建设400万元,中央补助四川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088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3个。全省现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60个,村(社区)文化室10644个。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

  多元化培训培育民

  四川省绵阳市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城,依托自身的科技优势绵阳市在村建设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走进四川龙门镇小桥村的实验基地,农民们有的选种,有的围着挂在大棚四周的虫害挂图听讲解。镇党委书记姜勇告诉记者,为了适应产业化生产的需要,政府和投资企业共同对农民进行培训,这里的实验田不仅用于培育种苗,还是村民技术培训的教室。

  “单一的培训已经不能适应农村产业化和村建设多元化的需求。”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宋长江对现代农村的变化感触颇深,“四川地理条件复杂,我们结合各地的产业特点对农民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训。像小桥村这样的村庄,除了蔬菜、花卉以及果树的种植外,还有农产品物流配送、农家乐等产业,我们就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安排适合他们的培训。”

  绵阳利用科研优势,在农民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加大了投入。绵阳市农办主任王春介绍,原来农民的技术培训主要依靠农业部门,现在科研院所也加入到培训的队伍中,大大增加了培训的技术和科技含量。同时,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富裕,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绵阳在各村兴办村民学校,除了农业技术培训外,还开展文明知识、健康知识、科普和法律知识等系列讲座。

  四川省是全国劳务输出的大省,全省每年劳务输出人口达1900多万,其中大部分是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四川农业人口培训主要依托专业技术学校,加强农村经营人才、乡土技术人才和村社基层干部三支队伍的建设。四川省在全省设立了50个劳务培训基地,从2004年到2006年,劳务培训方面每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达到2亿元。今年,农民工培训达到204.5万人,预计在3年内,完成对全省5万个村的支部书记的轮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产业化 办公室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