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这789个村是缘何嬗变的?———四川达县整合支农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丰收了!现在可好了,以往种什么都没有收成的土地,如今变成聚宝盆了!”达县管村镇高寨村67岁的农民程光让激动地说。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四川达县通过支农资金整合使用和产业带动,改变了全县农村的落后面貌。于是记者带着探究的心情走进了达县。

  达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全县幅员面积26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3.37万亩,林地面积114万亩,森林覆盖率28.66%,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106万,辖64个乡镇789个村;建成市级村示范镇1个———赵家镇,市级示范村5个、县级示范村45个;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国商品粮、油料、苎麻生产基地县和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优质肉牛生产基地。

  达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育林说:“达县成立了以县长李春为组长,我和组织部长郭莲、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玉怀为副组长,各涉农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达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打造了以产业和项目为支撑的,实行统一申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的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改变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资金使用方法,确实把支农的钱用在了刀刃上,打破了纵横交织的管理机构,重复、交叉使用的涉农资金,分散使用的支农资金难题。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规范农业资金投向,优化完善农业投资管理。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围绕村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主题;以农村道路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起分工明确、安排科学、使用高效、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农业财政资金运行管理体制。按照达县‘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发展重点和村建设西移,在铁山以西经济落后的20个村社整合支农资金,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其做法是:

  把零星小菜拼成上档大菜

  被四川省确定为12个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之一的达县,同时被财政部确定为支农资金整合自主试点县。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打破常规,把县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700万元;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及文化卫生建设项目70万元;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阳光工程”105万元、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沼气220万元、农村沼气国债项目110万元;乡村教育项目600万元;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7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8万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39万元;土地整理项目1500万元、红层区找水项目133万元;通乡公路建设项目1000万元、通村公路建设项目629万元;以工代赈项目250万元;新村扶贫项目6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50万元、劳务扶贫项目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26万元;省级蔬菜基地建设资金项目500万元、市级蔬菜发展资金项目50万元;县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20万元、县级水利发展资金500万元、县级蔬菜发展资金100万元、县级村道建设资金300万元;省级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村建设试点项目200万元;农村便民道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等整合在一起,整合资金10080万元设专户、建专账、配专人,封闭运行,统一管理,对整合资金全部实行县级报账制。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政府采购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确保整合项目顺利实施。利用报纸、专栏、专题片、宣传车、板墙报、横幅等多种形式,长期性、经常性宣传有关整合支农资金政策措施。发挥财政、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各项支农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为达县大规模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群众的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培育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带动周边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强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从而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支农资金整合推进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脐橙 甜橙 农业综合开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