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湖北农村建立公益事业新机制


乡镇改革首先是精简机构、裁撤臃员,但是减人之后农村公益事业怎么办,湖北省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率先实行“政府采购,花钱买服务”,即建立“以钱养事”的新机制,改变了过去财政资金主要用来“吃饭”的状况,“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现象更是一去不返。 

   相对于过去“以钱养人”的服务机制,“以钱养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劳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优先委托给由原站所人员组织的新经济实体实施,引入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使乡村公益服务职能出现的活力。在咸宁市咸安区,乡镇农技站全部转制为农技服务中心后,全区38万亩耕地,由区政府聘请36名农技人员提供服务。农技人员自筹资金购置农业机械,为农民提供机耕、机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改革并没有减少政府对农村公益事业的财政投入,相反从省到地方的投入都有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省级财政,从2005年起对46个粮食主产区,按每个乡镇3万元的标准,安排2028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2006年对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乡镇农技、水产、农机、畜牧兽医、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公益性服务补助资金,按每个农业人口5元的标准确定,新增财政资金总额达2亿元。 

  从今年起,省财政按农村人口人均10元的标准,安排以钱养事补助资金,省补资金原则上80%用于农技推广和动植物防疫,10%用于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10%用于水利服务。同时,县市区财政也要严格落实本级以钱养事经费预算:种植业每亩不低于1元,畜牧防疫每户不低于2元,文化体育每人不低于0.5元。计划生育财政拨款水平按规定标准确定,广播电视、水利、水产、农机、村镇管理维护和其他农村公益性事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低预算标准。 

  新机制的建立和资金的充分到位,使服务人员由依赖财政拨款和收费变为发挥自身专长求发展,“服务好不好,农民说了算”,“钱能拿多少,效果说了算”,责任感大为增强,改原来的“面上跑”为在“点上蹲”、“跟踪追”,改“坐堂办公”为“上门服务”,许多地方的工作人员制定便民服务联系卡,把联系电话送到农民手中,随时接受农民咨询,提供技术指导,按农民要求到场服务,呈现出“政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强,为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人员收入有保障”的三赢局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机械 耕地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