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蕲春县横车镇白石山村,保留着1964年至今的近2000册村务档案。今年以来,吸引北京、武汉等地的不少干部和专家接踵而至。一个普通村庄43年的记忆,到底能探寻到什么?
“三个‘千年不遇’我们遇上了”
[档案速览]粗糙的纸张,用纳鞋底的线装订,按年度编号,整齐排列,保存最多的是关于生产和分配的原始记录。
拿2004年前后的“上缴税费明细”与“农业补贴资金明细”一对比,前些年负担最重时每亩田要交198元,现在每亩田至少有41元补贴。最早的土地承包合同出现在1983年,此前是集体经济时代,农民按劳动计工分,凭工分分配粮食、布票、油票和肉票,情况最好的1979年,年人均布票四尺,肉票1.15公斤。
有些内容今天看来不可思议,1978年一份油印的“经营管理制度”有关“积肥”的规定,“7岁以上每人每月交中等大粪一担,小便30斤”,“洗澡水一担记工1分,地灰一担4分”,还规定养牛的“每月交牛粪90斤至130斤”。
[亲历者说]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何立明说:“这几年至少有三个‘千年不遇’给我们农民遇上了:一是‘皇粮国税’全免,种田有补贴,直接打到存折卡上;二是用了几千年的耕牛退出历史舞台,种田实现了机械化;三是娃娃上学念书学杂费全免,寄宿学生还有补贴。”64岁的袁胜德从1966年至1995年一直担任村支书,他对后继者的“机遇”颇为羡慕。老袁说:“村干部的任务从收款变成了发钱,当然更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至于早年收粪积肥的经历,更让老袁连声唏嘘,“不能比、不能比,那年头什么都缺,成天发愁,打个饱嗝就叫幸福”。
袁胜德记忆最深的是分田到户。1979年下半年,距蕲春县不太远的安徽省凤阳县传来了大包干的消息,蕲春县尝试“旱包水统、联产计酬”,将旱地承包给个人,水田由生产队集体经营,搞了两年后,与全国同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袁说,当时大包干难就难在解放思想,不少老党员反对,担心“集体会搞垮了”,搞了两个月学习,思想疙瘩才真正解开。
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童年成了35岁农民何东昌“最头疼的事情”,“简直没办法开口,那时候用的煤油灯,他见都没见过,下雨天我没胶鞋就踩高跷,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木棍能当鞋穿,还有好些农具,现在连影都找不着了”。但是,孩子现在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何东昌小时候想都没敢想。
[记者点评]今年是建党86周年,白石山村43年档案,恰好相当于“半部党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43年不过匆匆一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白石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点,但沧桑巨变竟让身在其中的人们都感到恍若隔世,这种变化可算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党员本来就是要为群众服务的
[档案速览]白石山村档案中保留着大量党员活动资料,1998年有《党员防汛责任区划分表》,2003年有《预防非典人口清查表》,2004年、2005年有《禽流感疫苗注射到户表》。近几年党员学习心得、帮扶困难群众的对象任务、参加支部活动以及党员评议、年终总结等均存档保存。
43年来村支部的权力只有“文化大革命”之初中断了半年。袁胜德说,1966年下半年,“造反派”成立“村革委会”夺了支部的权,刚开始成天开会挺热闹,但第二年一开春,没人组织春耕,群众就慌了,“唾沫星子不能当饭吃啊”,于是支部就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决定党员不能参加武斗,要带头“促生产”,当大部分群众跟着党员下地里,“村革委会”的摊子也就散了。后来,附近几个“抓革命”的村子都到白石山借粮吃。
那个特殊时代的印记在档案中不难寻觅。1971年一份批准党员转正的文件是一张已发黄的材料纸,顶部印有“最高指示”,结尾还用蓝色钢笔写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批准入党的,“家庭成分”均是“贫农”。1996年至今11年间,共有9人入党,大都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包括退伍兵、个体户等。档案记录表明,近10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或刑事案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7-10-08/9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