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花甲企业重旅青春之路


  崛起黔中,最美开磷。今年是开磷建矿60周年、发展磷化工30周年,开磷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铸就今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化企业。

  2018年9月20日,一条消息出现在开磷官方微信公众号头条,由贵州省企业联合会、贵州省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8贵州企业100强”“2018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在贵阳召开。开磷以419.974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位居贵州第五名,排贵州省磷化工行业第一位。

  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开磷人似乎有些司空见惯,因为就在这之前,开磷刚刚荣获中国化工企业100强,而且是连续14年获此殊荣。

  翻开开磷历史,“第一”“仅此一家”“首位”这些极具分量的描述词汇,在开磷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并不罕见。仅从1958年到2018年《开磷报》刊登的相关消息中不完全统计,开磷荣获国家级荣誉47次、省级荣誉87次、行业荣誉27次。

  如同施了法术一般,在60年的时间里,开磷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一个夹皮沟里的磷矿石开采、加工企业,成长为多元产业耦合共生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开磷奇迹般地崛起于云贵高原,绽放着夺目光彩。

  是什么造就了开磷?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是开磷人深化改革的勇气,更是开磷人敢于拼搏不折不挠的韧劲。

  与“8”结缘

  回看开磷发展史,这个企业似乎与“8”有着特殊的缘分。开磷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从1958年建矿到1988年,是开磷的第一次创业时期。历经30年时间,开磷建成了150万吨/年大型磷矿石生产基地,并建成“无泄漏矿山”“清洁文明矿山”,成为化学矿山的标杆单位,化工部曾提出“学吉化、赶开磷”倡议,在全行业内开展“学赶”活动。

  1988年至2008年,是开磷的第二次创业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至2000年为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开磷提出“稳定矿山、发展加工,开发两类产品、建设两个基地”的发展战略,决定走矿肥矿化结合的道路。2001年至2008年为第二阶段,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结合企业实际,为赢得市场竞争,新班子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

  2008年至2018年是开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如今的开磷,已形成了矿业与磷化工、磷化工与煤化工、磷化工与磷的精细化工、煤化工与煤的精细化工、主业与辅业配套,耦合共生、集约发展的态势,产业布局地跨贵州、江苏、内蒙古、湖南、江西等多省市。磷矿石年开采能力1000万吨,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磷矿石地下开采企业,化肥年生产能力573万吨,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位居国内第二、国际第四。

  只有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历史事实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说明真理,更能留下启示: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发展;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8年再造10个开磷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深化改革是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企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作为深处山沟的老矿山企业,开磷和其他国有老企业一样,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机构臃肿、人员富余、效率低下的不利局面,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开磷在开始推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2001年初,开始了开磷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内部过渡性改革”。

  2001年1月9日,《集团公司内部过渡性改革实施意见》下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是进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新的用工、人事、分配机制。

  改革的春潮开始在全集团内部激荡——

  改革管理制度,推进“扁平化管理”。按照扁平化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取消了矿一级的机构编制,实行大采区综合生产管理,生产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改革用工制度,形成职工能进能出机制。按照生产组织结构配置劳动力,用市场竞争机制选人用人,用市场法则来淘汰人,不断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改革人事制度,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集团公司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职工与管理人员之间只有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合同期限的不同,取消原干部套用的党政机关行政级别,管理人员只有高、中级和一般管理人员之分,实行竞争上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建成投产 生产基地 化肥 连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