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狮何日醒来
虽然技术和政策上的障碍已经扫除,但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中国磷肥行业除了零星的技术和装备输出,还没有一起走出国门建厂的案例。企业担忧的究竟是什么?
陈爱民分析,除了法律风险和国际化人才欠缺外,磷肥企业最担心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国际环境不熟悉;二是“走出去”的企业吃亏很多;三是国内磷肥龙头企业实力不够。但是,陈爱民认为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磷肥企业和装备企业、科研院所联合起来,组建‘航空母舰’,大家以利益为纽带,优势互补,一起走出去。”陈爱民建议,“新宏大愿意以设备入股,共同开发海外市场,风险共担。”
事实上,中国磷肥行业“出海”已经没有多少回旋余地。摩洛哥、沙特这些磷肥生产大国除了威胁到中国传统出口市场,还在对中国国内市场虎视眈眈。据资料介绍,预计2016年前,摩洛哥、沙特等新建装置将增加400万吨磷铵生产能力,2020年前还将增加600万吨,其生产成本、供应量及运输均比中国更具优势,且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目标直指中国传统出口市场印度和东南亚。“以沙特为例,它在硫、合成氨和磷矿石三大原料上优势突出,而且企业都在港口,如果将来他们把磷铵运到中国来,我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面对国内一片红海,“走出去”似乎已成了中国磷肥企业的必然选项。“穷则思变,总有一天,中国磷肥行业这头睡狮会醒来,勇敢地向国际进军。”陈爱民憧憬地说道。
寻找产业第二春
采访手记 就在记者撰写这篇稿件的前后,国家层面释放出一系列促进境外投资的利好信号。5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这份被称为新“国十六条”的文件明确鼓励企业境外投资,支持企业开展重大国际项目合作和工程承包,带动中国装备、产品、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品牌、技术和生产线并购等。在此前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这些举措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企业境外投资的便利性。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走出去”已成必然,磷肥产业也正好走到了这个节点。对磷肥行业而言,我们缺少的已经不是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我们所欠缺的,或许就是那么一点点胆识和勇气。磷肥产业在国内无序竞争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走出去”才能拥抱中国磷肥产业的第二个春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4-06-12/274922.html